刘心武既是穿越80年代并引发出三次轰动的作家,又是90年代至今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典型例证。研究近2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谁也不可能绕开刘心武这个名字。本文从近20年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百余篇刘心武研究文章中精选出有代表性的篇章作一述评。 一、跟随作品三次轰动的研究 第一次围绕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作《班主任》展开。其中代表性的评论有:1.《文学评论》1978年5期发表的西来、蔡葵的《艺术家的责任和勇气》从提出尖锐迫切的社会问题和发扬艺术家的勇气两个方面对《班主任》作了充分的肯定。指出《班主任》之所以能够强烈地激动广大读者的心,不仅因为它发扬了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给了我们一幅生动真实的社会生活图景,更重要的是它以震撼心灵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提出了尖锐迫切的社会问题。2.《文艺报》1978年第5期发表的朱寨的《对生活的思考》指出,《班主任》等短篇小说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社会生活中一系列尖锐而迫切的问题。《班主任》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在于作者能够从谢惠敏和宋宝琦这样两个迥然不同而且尖锐对立的性格中发现某种内在的联系,揭出共同的根源是“四人帮”猖獗时期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3.《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1期发表的杜书瀛与何文轩的《生活的教科书》概括了《班主任》等短篇小说发表后的轰动效应,从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独创性两个方面对作品作了充分肯定,指出宋宝琦式的小流氓、谢惠敏式的团支书等是刘心武独创的艺术形象。 第二次围绕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钟鼓楼》展开。1.《读书》1985年发表的刘再复的《他把爱推向每一片绿叶》概括了构成刘心武新时期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班主任》为代表作,第二阶段以《如意》为代表作,第三阶段以《钟鼓楼》为代表作。作品力图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发生史,众多生动的社会世相和人群的心态组合成一幅有历史感的文化生态的画面。文章指出刘心武是新时期文学的一面镜子。2.《文学自由谈》1985年创刊号发表的何镇邦的《是独创的,但不完美》指出,刘心武的长篇处女作《钟鼓楼》问世以来,引起相当强烈的反响。人们称道它艺术视觉独特,艺术结构新颖,主题思想多义,艺术形象别致,还有审美功能的开拓等等。但也有人挑出它的不少艺术缺陷。其实,独创的并不一定是完美的。作品的独创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就艺术整体而言艺术独创性就集中地体现在“清明上河图”式的美学追求上。(2)作者独创了一种称之为“桔瓣式”的新颖的结构形式。(3)重视历史感的开掘和表现。3.《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2期发表邹平的《一部具有社会学价值的当代小说——读刘心武的小说〈钟鼓楼〉》指出,“清明上河图”的赞誉其实并不能揭示《钟鼓楼》所提供的文学新信息,论述了作品是一部具有社会学价值的学者小说。 第三次围绕两篇纪实文学展开。1.《人民文学》1986年1月发表雷达的《主体意识的强化》认为,《519长镜头》震撼并促使读者沉思的,是渗透着作家主体意识的挖掘。而刘心武具有宏观眼光和当代意识的分析力,又使他能给“问题”注入新鲜的、深刻的含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容易作出简单因果判断的519事件,在刘心武手里生发出不寻常意义的真正原因。2.《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2期发表徐新建的《文学的〈怪圈〉》认为,所谓“文学的怪圈”是指文学与政治的缠绕。不同的社会机制中艺术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几千年来中国文学一直受到政治的缠绕又始终在竭力挣脱末了总是又发现所欲挣脱的恰恰是读者期望值最高的特殊优势。文章指出,作品在不同的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了解和理解的桥梁,由此又会窥见另一个隐含的“怪圈”即文学——政治——文学。3.《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4期发表谢海泉的《刘心武两篇纪实小说的“宽爱”主题与“心析”艺术》指出,把握住宽爱主题才是真正把握住了小说的真正本质,而这种理解和宽爱是通过作者独特的“心析”艺术即对人物心态作追踪分析及对人物行为逻辑作心理铺垫来实现的。4.《文学自由谈》1988年5期发表的吴秉杰的《刘心武的纪实小说略评》认为,刘心武小说中的形象只是一些作者借以发挥的契机、媒介、例证,这并不是在纪实小说领域中独辟蹊径,而是对纪实的混淆。 二、新时期10年前后的综合研究 1.《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和第4期发表曾镇南的《刘心武论》(上)(下)追朔了刘心武10年来的创作历程,试图解决对评价刘心武创作带有关键性也对当时创作走向有着普遍意义的问题;在对刘心武世界观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几个要素作出概括之后,具体地追踪这些要素在刘心武创作中的独特的发展形态;最后评述刘心武描写人性恶作品的得失。2.《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4期发表的许子东的《刘心武论》指出,刘心武是新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层意义上:(1)他是个迄今为止“贯穿始终”的人物。10年来,他一直企图(而且也常常能)泛舟于新时期文学的主流之中甚至弄潮于风口浪尖。所以今天纵向考察刘心武的道路,同时也能在某一平面上梳理出新时期文学的若干发展轨迹。(2)“理性启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文革”后文学)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这在身兼作家和教师两职于一身的刘心武那里表现得十分典型。他有篇小说《醒来吧,弟弟》,不仅可以看作是涵盖刘心武大部分创作的一个总题目,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相当部分新时期小说(尤其是中年作家表现青年人生活的作品)的一个共同主题。(3)呼唤弟弟苏醒振奋时,“哥哥”们自己也处在亢奋状麻木状的“神智不清”中,那么,“救人还是自救”的命题不就自然而然无可回避了吗?——刘心武是如此,整个新时期中国文学,总体来说也是这样。3.《当代作家评论》1988年4期发表的孙绍振的《审美价值取向和理性因果律的搏斗》结合刘心武的作品分三个阶段论述了刘心武创作中审美价值取向和理性因果律的搏斗。第一阶段——惊险的起点,伴随着危机的阴影。刘心武的早期心理气质中很明显地表现出理性的优势。他的作品在好几年内没有根本的突破,关键就在于他的理性思维模式中强大的因果律优势。第二阶段——理性的目光进入非理性的心理层次。在《立体交叉桥》中,从总体构架上把情节因果瓦解了。虽如此刘心武理性的洞察力已经到达的地方,他的艺术家感受力还没有上去。第三阶段——交叉感应,立体推进的动态心理重组。《钟鼓楼》以空前多维的角度所表现的人物和心态震撼了广大读者。其价值取向落实到了文学的审美价值上来。不久以后《五·一九长镜头》的成功首先是审美价值取向的成功。是心理立体交叉重组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