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散文艺术变革潮涌概观 不可遏止的散文变革潮涌,起始于80年代中期,繁盛并持续高涨于90年代。这一散文变革潮涌,在主要由老一辈散文家完成并对当代散文模式的多向度破除和旧根基清理的基础上,得益于新时期小说、诗歌等文体变革发展的夺人先声及自身内部锐利理论反省的多元推动,还有在更高的时代基点上对五四散文传统的延续承接,对域外现代文学潮流、作家影响接受的视界开放和为我“拿来”。它以作者队伍的空前壮大,“散文热”的持续升温,一大批青年散文作家的不断涌现,散文变革向度的多元展开(尤其是文化反思的深入、主体人格强健厚实的追求,感觉、情绪和意识流的凸现),散文文体意识的自觉强化为标志,“后发制人”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 显然,如果说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散文,主要表现从政治反思进而深入到文化,并基本达成了与“五四”散文传统的承续连接,那么,80年代中期以后的散文变革潮涌,在基本思想内涵和价值意向上,则表现出文化反思的进一步深入:人生主题热、主体人格重建意向的凸现等;而在散文艺术的发展上,则突出表现为散文自身文体意识和变革意识的全觉醒,表现为一场“散文文体革命”的方兴未艾。 散文变革潮涌的先声和征兆,最初引人注目的是几位女性散文作者对独特感觉的体味和表达。1984年底,唐敏的《怀念黄昏》、苏叶的《总是难忘》等作品,以清新婉致、略带伤感、融抒情与叙事为一体的体验性笔调,展现出一个清新纯美、充溢人性温情的女性心灵世界。王英琦从追随旧散文模式的“叙事—议论—抒情”格局中逐渐摆脱出来,以袒露心胸、放言无忌的粗糙“大白话”,客观上对以往散文清醒理性、明白无误的语体形成了冲击力。叶梦的《羞女山》,凸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把社会、历史层面的反封建和文化反思的主题,深入到女性意识的心灵深处而加以完成,使同类主题的表现有了迥乎往常的突破。以唐敏、苏叶、叶梦、斯好、张抗抗、筱敏等为代表,一个阵容强大、以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感性创造力的丰富为特色的女性散文群呈集团军态势独领风骚于散文文坛,这也是散文变革潮涌的重要组成。此间,伴随着时代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生,中西文化冲突、思维方式变革、“新方法论”热潮的崛起,一批实际上为文化、科学、艺术随笔的“亚散文”,也因其思想的新颖、深刻,而格外引人瞩目。 曹明华首创了散文中的“青春独白体”方式,这种“曹明华体”散文的个体情绪性的强化、“发散式思维方式”导致的散文结构的随意自如的开放性,对当代散文传统构成了强劲的冲击与巨大的断裂。曹明华的崛起,也带动了此后一大批“新生代”散文作者群体的涌现:王开林、骆爽、老愚、程士庆等男性作家,戴露、胡晓梦、元元、黄一鸾、于君、冯秋子、桑桑等女性作者,一时灿若星辰。 以刘烨园、赵玫、周佩红、张立勤等为代表的、具有自觉散文革新意识,向着感觉、情绪、意识流领域全面开放,被人称为“新散文”或“朦胧散文”的一支散文变革流向,也是极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他们有扎实的文学创作经历和比较自觉的理论思考,切合于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潮流而发现了一个现代人丰富、复杂、无定型的内心世界。他们大多是知青一代作家,有着痛切的个人经历、细致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喟,但见之于散文,却是以意识流动的方式,朦胧诗化的语言,倾诉独白与理性控制的张弛有度而表现出来的。 以余秋雨、周涛、张承志等为代表的散文革新流向,代表了当代散文文化反思主题的最新高度与主体人格重建的深远指向。余秋雨对传统文化负累“含泪告别”的理性批判精神,对边缘性的“贬官文化”的阐扬,对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批判性重构;周涛、张承志的边缘文化意识和人格重建理想;张承志、史铁生对“理想主义”、“家园意识”、终极关怀与自我救赎的热情执着,都堪称达到了时代文化精神的最前锋。在艺术上,他们的散文体现出来的“大品”意识、“大散文”气度,更是作为对多年散文平庸、柔弱、琐屑之积弊的超越而无愧为散文变革中最成熟厚重的成果。 一批本来驰骋于诗歌、小说创作或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领域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学者教授的入盟散文创作队伍,其人数之多、作品数量之丰、质量之精,无疑是80年代中期以后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重要现象。这一支散文创作“新军”的入盟,与原有的庞大散文队伍相聚合,构成了散文变革潮涌的开放式格局。散文在他们的笔下变得丰富多彩、深蕴厚实而潇洒灵动。他们以开阔的视野、凝重的思想厚度、深刻的人生体悟和不拘一格的行文气势,为散文变革潮涌增添了厚实坚固的力量。 与大批学者、评论家、教授的入盟散文创作相应,是“随笔热”的勃兴。当然,对“随笔”这一基本从属于散文这一大的文类概念,其本身却跟散文一样缺少严格界定也很难严格界定的文体样式,我们宜作客观冷静的分析。“随笔”(essay)的命名来自1580年法国散文家蒙田。按M·H·艾拉姆斯的看法,“蒙田的命名里意味着一种‘尝试’,旨在表明他在论述和同议题的正规及学术性论著对比之下所表现出的探索性与非正规性”(注: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因此,随笔作为散文的一种形式,具有体式上自由随意、率意而谈的特点,思想内涵上则往往追求容量大、信息密度厚、哲理意味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的“随笔热”中,张中行、金克木、季羡林等老学者、老作家,历尽沧桑,读遍诗书,老当益壮,笔耕不辍。他们的文章文笔老到,已渐臻“无技巧”的浑融之境:邵燕祥、李国文、韩少功、吴亮、朱大可等的“学者随笔”,也观古照今、纵横议论而挥洒自如,或针贬时弊,寓意深沉,或游戏智慧,给人以纯思想的超妙感受。“学者随笔”的兴盛,丰富充实了新时期散文大家庭。承续了西方以蒙田、培根、兰姆等为代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以林语堂、周作人等为代表的随笔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