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诞生期,新文学第二个十年(1927-1937)则是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繁荣期。 如前所述,中国现代历史小说诞生期三位杰出的历史小说家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的历史小说创作,都是到了三十年代才最终完成的。鲁迅于1934年,在停止历史小说写作八年之后,又相继写成了《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等五篇历史小说,并于1936年1月同前期的《补天》(《不周山》)、《奔月》、《铸剑》三篇一起,结集为《故事新编》,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郭沫若则从1935年1月始,至1936年9月止,连续写了《孔夫子吃饭》、《孟夫子出妻》、《司马迁发愤》、《贾长沙痛哭》,1936年5月将前6篇结集为《豕蹄》出版。郁达夫也在1933年写了他的第二篇、也是他最后一篇历史小说《碧浪湖的秋天》,收入他同年出版的《忏余集》。在第一个十年即写了《仲尼之将丧》的冯至,这时期又写了他的第二篇历史小说《伯牛有疾》。 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创作的特点是大量新的历史小说作者的涌现。1928年6月,许钦文在《北新》半月刊上发表了他的历史小说《牛头山》;1929年冯乃超发表了《傀儡美人》,孟超发表了《陈涉吴广》,施蛰存发表了《鸠摩罗什》,是这个时期较早出现的几篇历史小说。1930年,茅盾相继写了《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三篇历史小说,因其都是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在三十年代历史小说创作中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茅盾也堪称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继承茅盾这一传统的是刘圣旦,他先后创作了《新堰》、《白杨堡》、《突围》、《诗狱》、《北邙山》等五篇历史小说,1935年5月结集为《发掘》,由上海天马书店出版,其中有三篇是以农民暴动为题材的;郑振铎是三十年代另一个重要的历史小说家,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历史小说有《汤祷》、《桂公塘》、《黄公俊之最后》、《毁灭》,后三篇曾结集为《桂公塘》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桂公塘》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中篇历史小说;施蛰存这个时期的历史小说有《鸠摩罗什》、《将军底头》、《石秀》、《阿褴公主》、《李师师》,前四篇曾结集为《将军底头》,于1932年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1936年,宋云彬为《新少年》杂志接连写了16篇短篇历史小说,后结集为《玄武门之变》,于1937年由开明书店出版,郑振铎、茅盾分别为之作序;李劼人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是这个时期历史小说创作的重要文学现象。1935年,他创作了《死水微澜》、《暴风雨前》,至1937年,他又完成了《大波》前三卷。此外,沈祖棻虽然没有历史小说专集出版,但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历史小说作家。张天翼、蔡仪、陈子展、曹聚仁、周木斋、严敦易、朱虞、唐弢、何其芳、王统照、李俊民、徐懋庸、向培良等人,在这个时期也有历史小说发表。 由于历史小说创作的繁荣,除了作家自编的历史小说集之外,特为出版社编辑的历史小说选集也开始出现。1936年,登太编选了包括鲁迅、郭沫若等人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小品的《历史小品集》,由上海长江书店出版,大概是中国最早的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编选本。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多种类型,都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 1.农民起义题材的历史小说 农民起义题材的历史小说在数量上不多,在成就上也不是很大,但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和文学现象,其意义却是重大的。如果说在二十年代,鲁迅的文化解剖型历史小说体现着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发展的“主流”,那末,在三十年代,农民起义题材的历史小说就应该被视为“主流”了。它是当时空前尖锐的社会矛盾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传播的结果,同时也是当时左翼作家对中国现代历史小说题材的新开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是孟超于1929年写的《陈涉吴广》,它就发表在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引擎》创刊号上。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孟超的《陈涉吴广》写的是大泽乡起义的过程,似在告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在受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之后不得不采取的生存方式,也似在号召那些在新的更残酷的专制压迫下走投无路的人必须起来反抗,不能坐以待毙: ——难道就这样的死吗?难道就这样的死吗? 陈涉还是不住的反复着,渐渐的转入自言自语的神气,表示出实在是对于这种死是不甘心,而且他更倔强的是一个命运否定论者,不愿意当一个哀哀待杀的绵羊。 ——孟超:《陈涉吴广》 把农民起义题材的历史小说正式推向文坛的是茅盾。他在1930年一年之中,连续在《小说月报》上推出了三篇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豹子头林冲》、《石碣》和《大泽乡》,分别发表在该刊第8、9、10三期上。茅盾的这类小说反映的不是单纯的情绪,而是他当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这同时也给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描写带来了复杂性。茅盾是中国共产党初建时的党员之一,从二十年代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参加了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对革命阵营内部的情况有着更多的切身了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之后,情绪一度消沉,把他对当时革命青年的了解写成了《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并因此受到来自左翼知识分子内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当时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的攻击。但是,他对当时国民党的专制统治始终是反对的。这使他对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内外两面都有表现:在反抗当时的专制压迫的意义上热情歌颂农民起义,而在农民起义内部关系的描写中则批评农民的自私性、狭隘性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