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大学刘半农发起向全国征集歌谣活动80周年。由于歌谣既属俗文学又属民俗学研究范围之内,故1918年开始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征集歌谣活动,实乃为我国俗文学运动和民俗学运动之发端。对此,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讨论,为民俗学界所熟知;而对于俗文学运动却被大家所忽略,今特作此文阐述之。 一、“俗文学”一词的提出、认同和学科的建议 “中国俗文学”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个新学科,它是由清末敦煌石窟文物被发现而引发的。最早研究中国俗文学并提出“俗文学”概念者,当推日本的狩野直喜(1868-1947)博士,1916年他在《艺文》第7卷第1、3期上发表之《中国俗文学史研究的材料》认为“治中国俗文学而仅言元明清三代戏曲小说者甚多,然从敦煌文书的这些残本察看,可以断言,中国俗文学之萌芽,已显现于唐末五代,至宋而渐推广,至元更获一大发展”。我国最早注意研究和介绍敦煌俗文学作品的是罗振玉和王国维。王国维在1920年《东方杂志》第17卷第8期上发表的《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中,对韦庄的《秦妇吟》,无名氏的《季布歌》《董永传》《唐太宗入冥记》《太公家教》以及唐人词曲等俗文学作品,倍加推崇。1929年,郑振铎在《小说月报》第20卷第3期发表之《敦煌俗文学》,把敦煌石窟所藏通俗文学作品统称为“俗文学”;至1938年在其出版之《中国俗文学史》中,把视野从偏于祖国西北一隅敦煌所藏俗文学作品扩大到了全国各地和整个中国俗文学发展中,为之梳理、写史,被学术界广泛确认,一个新的学科——“中国俗文学”便正式诞生了。 二、“中国俗文学”之概念、范围及其特征 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给“俗文学”下的定义是:“‘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凡不登大雅之堂,凡为学士大夫所鄙夷,所不屑注意的文体都是‘俗文学’”。杨荫深、吴晓铃发表过类似的看法。这就涉及到了俗文学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民间文学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俗文学所包括的作品涉及到了与民间文学、说唱文学、戏曲文学、小说学等友邻的学科。 通俗文学,是指那些内容、形式浅显易懂的文学作品。它既包括雅文学中通俗的自由体诗、新体小说、影视剧、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也包括俗文学中的歌谣、话本、戏曲、说唱文学等作品,而俗文学则不包括一般的雅文学中的通俗作品。 所谓大众文学,是从文学作品通俗易懂、能使广大群众接受的角度而提出的。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艺大众化为开端,1949年底由赵树理领衔创立了“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1987年成立了以马烽为会长的全国性的“中国大众文学学会”。 最早提出“民间文学”一词并富有成效的研究者是胡愈之先生。他在1921年1月出版的《妇女杂志》第7卷第1期上,即开辟了“民间文学”专栏,撰写了《论民间文学》一文,就民间文学的性质、范围、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民间文学“是指流行于民族中间的文学;像那些神话、故事、传说、山歌、船歌、儿歌等等都是。”“创作的人乃是民族全体”,是“口述的文学”,“往往跟着时代地点而生变异。”上海复旦大学秦耕在《何谓俗文学的思考》之中分析了民间文学与俗文学之关系,他说:“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而俗文学不受此限制,它可以是口头文学,也可以是书面文学;可以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也可以是艺人和接近人民大众的作家的创作。民间文学要求忠实记录、慎重整理,保持民间文学原来的风貌;俗文学则不受此限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加工和再创作,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是在《全相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说唱文学基础上再创作的。” 说唱文学是一种说唱形式的文学艺术,往往带有很强的表演性质。研究说唱艺术的学科是曲艺学。曲艺学从整体上研究说唱艺术的语言文学、表演、伴奏等;俗文学则主要研究其语言文学部分。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有其自己的学科——戏曲学。戏曲学要研究戏曲艺术的剧本、表演、伴奏、服饰、化妆、道具等等;俗文学则主要研究那些内容、形式通俗的戏曲之文学部分。吴晓铃认为:“元人杂剧的大部分是俗文学,明清杂剧便算不得。宋元戏文差不多都是俗文学,明清的传奇便很成问题。”(《俗文学者的供状》,载1948年6月4日《华北日报》) 俗文学小说,是指那些内容、形式具有民族风格的较通俗的作品。 目前,常把俗文学与通俗文学等同起来,认为通俗文学就是俗文学,并进而将通俗小说作了通俗文学和俗文学的代称,这是应该澄清的。 三、中国俗文学运动 鲁迅在1913年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1卷第1期上发表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提出:“当立国民之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语、传说、童话等。详其意谊,辨其特性,又发扬而光大之,并且辅翼教育”;是一种倡议和号召。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和蔡元培的《校长启事》,北大歌谣征集处开始了有计划、有目的的征集歌谣活动;1920年12月19日改成为“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由沈兼士、周作人主持。——这是我国歌谣学运动的开始,也是中国俗文学运动的开端,1922年12月27日创办了《歌谣周刊》,发表了大量的歌谣、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后来顾颉刚等把北大的作法带到了广州,在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学会”,创办了《民间文艺》《民俗周刊》,发表了许多神话等民间文学作品。到20世纪40年代,在香港、上海和北京先后有《俗文学》周刊的出现。中国俗文学运动自1918年以来,经过刘半农、常惠、顾颉刚、郑振铎(1938年出版《中国俗文史》),杨荫深(1946年出版《中国俗文学概论》),赵景深、阿英、孙楷第、傅惜华、钱南扬、谭正璧、李家瑞、吴晓玲、齐如山等等的努力开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