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中国现代文学早期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桥》、《莫须有先生传》,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枣》等,他的小说上承周作人,下启沈从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小说流派的关键人物。然而,这种表层的承上启下,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在深层意蕴上的契合,废名小说在艺术的明朗性上又与周作人、沈从文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显现出另一种意味。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废名其人其文,历来也就评价各异,鲁迅认为他的小说“只见其有意低徊,顾影自怜”[1], 唐弢认为他的小说“多写乡村儿女翁媪之事,于冲淡朴讷中追求生活情趣,并不努力发掘题材的社会意义,虽为小说,实近散文。其初作如《讲究的信封》、《浣衣母》等,内容虽嫌单薄,但有某些进步倾向。此后的作品如《桃园》和《枣》、《桥》等,专写家常琐事,风土生活,富有艺术风格和个人特点,惟以一味表现朦胧的意趣为满足,语言的雕琢也日趋生涩古怪”[2]。至于在小说流派的归属上,或谓之乡土派,或谓之田园派,或谓之语丝派,或谓之现代派……应当承认,以上种种说法都存在某些合理内核,但是,由于传统的文学解读方式和批评范式的局限性,它们都很难揭示出废名小说的深层意蕴。我认为,要正确地解读废名的小说,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将其置于中国现代早期文学整体背景下来认识。由此,我们很容易发现,正如中国现代许多杰出作家一样,废名既是一位风格别致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见解不凡的思想家。所不同的是,大多数现代作家受近现代西方哲学影响,对社会现实抱冷峻的批判态度,以期用自己的作品去启蒙愚昧黯弱的国民,而废名则是一位深受东方古典哲学影响的作家,对社会现实持佛陀式的超然态度,作品渗透着悲剧人生的意味,又表现着达观的情调。如用生命哲学(这里指对生命的体悟,而非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眼光去洞悉废名的小说,那么笼罩在废名作品中如谜面一样文笔叙述所生成的迷雾将随风飘散,豁然露出谜底的奇峰——废名小说是生命的沉思录,是生命哲学的悲剧演示。 一、孤独情结 李健吾先生在评价废名及其创作的时候,曾这样评价他,“仿佛一个修士,一切是向内的”,“永久是孤独的,简直是孤洁的”[3]这个评价,对废名的为人和为文来说, 应该是较为中肯的。读废名的小说,我们总是强烈地感受到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游荡着孤独的幽灵,它踽踽独步在夕阳晚照之下,彳亍于一无依傍的桥头,有时也会以无声的恐惧逼上心头,它既留恋乡下的古朴田园,也游荡于都市的热闹喧哗之中。 在废名小说世界里,对孤独的表现集中体现在三组小说意象之中,那就是:“桥”、“黄昏”和“声音”。在废名的小说世界里处处有“桥”,王马桥、龙锡桥、赛公桥、仁寿桥……他小说中的人物都喜欢过“桥”。莫须有先生小时候“最喜欢过桥”,他最忠实的女儿也“最喜欢过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江南游子出城踏青,无兴查考古迹,“一径去过桥”(《墓》);童年小林每每忽然出现在城外的桥上,都市归客程小林仍时时“站在桥上望一望”;紫云阁的老道姑化缘完毕,“柱着棍,背着袋,一步一探”,消失在史家庄的桥头(《桥》)……桥的自然禀性,一无依傍,独立特行,而一个人伫立桥头,目光迷茫,若有所思,这幅情景,则浸透了孤独、寂寞的意绪。 对“黄昏”景象情有独钟,也映照了废名身上浓浓的孤独意识。黄昏,在一天之中它是白昼的尾声,黑夜的序幕。对于人来讲,它是最便于散步思索的时辰,也多少暗示着生命的结束。黄昏时,夕阳西坠,乌雀归巢,万象逐渐隐入黑夜。因此,对黄昏的描写是最容易引起人的孤独感、家归感与漂泊感的。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黄昏之歌》最先抒发了这种情怀,“黄昏呵,你招回了一切,光明的早晨所驱散的一切,你招回了绵羊,招回了山羊,招回了小孩到母亲身边。”在废名小说中,北游的旅客,“多半在黄昏时孑然一身”,面朝落日动了“乡愁”(《枣》);莫须有先生也常在黄昏里“自顾盼,自徘徊”,品尝“绝世的孤单”,“怆然而涕下”(《莫须有先生传》)。他还常把黄昏作为不幸而垂暮的人生的一幕远景,浣衣母李妈的黄昏,在燥热的蝉音,喧闹的人声中,流尽了无依无靠的凄苦身世,叠印着哀哀无告的苍老灵魂(《浣衣母》);“老猴”“乌龟”陈大爷与驼背长工“陈聋子”(《小五放牛》、《菱荡》)的黄昏,都在一片牧歌声,捣衣声,融融的笑声里,展示了屈辱或酸辛的遭际。在黄昏之美的映衬下,孤独的人生更显得飘泊无驻。 “声音”意象,在废名笔下也被谱入了孤独的旋律,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喜欢有声的世界,恐惧无声的宇宙。江南游子渴想雷雨天的蛙鼓虫箫(《半年》、《北平通信》),陶醉于深夜的落叶声(《枣》);患病的阿毛姑娘爱听深夜的更锣声(《桃园》);莫须有先生替“沉默的牛”“难过”,为伙伴聚会出现“鸦雀无声”的空档感到“恐怖”(《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程小林爱听老虎狂吼,牛的兀叫,万寿宫的风铃响(《桥》),他为蜻蜓、鹞鹰“总不叫唤”而“寂寞”,以想象里,梦境中的“雨相思”徒有颜色而“无声”为“缺憾”(《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