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华文文学的蓬勃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分布于五大洲的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以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华文文学的整体与局部的认识,比较各地区华文文学的特点、优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学的总格局中获得更大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已成为跨世纪之交海内外华文作家和学者必须共同加以考虑的课题,也是本次会议希望加以着重讨论的主题。 加强对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我以为首先要继续加强各地区华文文学的交流与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比较研究,加强华文文学作为世界最大语种文学之一的整体观念。 世界华文文学由几大板块构成:即中国的大陆和台港澳文学、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文学,日本和大洋洲的华文文学,北美、南美和欧洲的华文文学。多年来海外华文文学的交流和研究做了许多工作。但由于学者分工过细,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学者往往不研究中国大陆的文学,而研究中国大陆文学的学者也往往不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甚至研究某一国华文文学的学者也有不研究其他国家的华文文学。因而就形不成华文文学整体的世界眼光。实际上,在世界华文文学的总格局中,中国大陆文学是最大的板块。百年以来,它对于海外华文文学产生的影响,纵然不同时期有所差异,但由于文化母体的联系,其影响的确定与深远正有目共睹。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华文文学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期。全国文艺期刊有600余家,仅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即达6100多人, 加上各省市作协的会员,则超过30000人。90 年代以来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即逾2500部。等于建国初17年长篇创作320部的8倍。当然,海外华文文学对中国大陆文学创作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大陆散文包括随笔、小品和杂文的重新兴旺,以及小小说创作的崛起,便与台港澳和东南亚有关创作的影响分不开。以文学市场而论,中国的大陆和台港澳地区更是世界华文文学的最大市场。因而,在对各地区华文文学作家作品做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世界华文文学作为语种文学的整体研究和考察,特别是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去对不同地区华文文学的特色及其相互影响做更多证同辨异的研究,乃至对华文文学与其他世界性的语种文学也做比较性的研究,无疑都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种研究和考察,我们才能更全面也更深入地把握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与面貌,也才能更好地了解华文文学在世界文坛具有何种的地位。 十多年来,海内外学者对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仅大陆学者就不但出版了像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和刘登翰、古继堂、陈公仲、王晋民、潘亚墩、王剑丛、古远清等撰写的台港澳等地的文学史、小说史、诗歌史以及理论批评史等著作,还出版了杨匡汉等撰写的《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等主要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为两岸文学的整合研究拓展出新的空间的著作。云南大学对东南亚华文文学也积极开展整合的研究,美籍华人黄文湘先生经多年潜心研究更完成了美国华文文学史的初稿。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文华文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也在进行中。这些努力无疑都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作出了可贵的奉献。我们希望有更多具备条件的学者进一步拓展综合研究方面的工作。 其次,加强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同时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华文文学的民族性、民族特色。 在当今时代,面对世界性的市场,各民族文学的交流在加快,文学的世界性或马克思当年所说的“世界文学”明显在形成。在未来的岁月里,由于电脑的发达和普及,还有各国对信息网络的加速建设,更促进了上述文学世界性或“世界文学”的发展,但世界性与民族性、现代化与民族化,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都仍然是同时进行的双向性逆反运动。正如个性与共性相互依存,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并非相互排斥,各民族的文学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彩色,而世界文学的整体潮流又往往赋予各民族文学以共同的时代特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如鲁迅所指出,越是有民族和地方色彩的东西便越有世界性。而近百年华文文学正因面向世界,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学的宝贵艺术经验,才完成了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飞跃性转变。世界华文文学主要是分布世界五大洲的华族文学,也包括少量非华族运用华文写作的文学。比如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用汉语书写的文学和某些西欧北美的白种人、还有某些日本人用汉语书写的文学。尽管世界各地区华文文学写作者本世纪以来都受到世界性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但因各个地区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这种影响无论在质与量两个方面都不尽相同。而汉语所代表的中华文化母体的许多传统,面临异质文化的冲击,如何继续能够获得保持,这不能不是华文文学能否保持其特性、保持其语种文学独特地位的关键。世界文化西方中心说的解体,在未来世界文化多元中,以华族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再次兴起,将是20世纪世界性的重要的、也是必然的现象。它一定会给世界华文文学带来思想的活力和艺术的特征。未来的世纪将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也是科技高度发达、人类经济和文化都将获得空前规模发展的世纪。全球多元化的格局必然呼喊多种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在竞争中作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贡献。这方面如何超越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所具有的更好地平衡人与自然、个人与群体关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如何超越西方“再现”说和“表现”说,保持和发扬中华文学几千年所形成的重视主客体相统一的、独具神韵的“意境”、“意象”的创造追求,这对于文学研究中的价值取向的选择应该说都十分重要。这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海内外的作家和学者进一步共同探讨。 再次,加强世界华文文学的综合研究,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必须促进华文文学的创作更好地反映和表现我们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