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战争小说是20世纪中国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其发展过程,它既从传统创作方法中得到启迪,又直接从外国战争文学作品中吸取经验,特别是对俄苏战争小说的借鉴。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几乎每个时代都广泛地与俄苏文学发生着联系,如19世纪俄罗斯古典文学对中国“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影响;“拉普”文艺对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发展的影响;50年代“解冻文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等。俄苏文学从文学观念到作家具体创作都深入地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作家,同时也获得了中国读者的普遍推崇。本文以“战争”作为研究视角,意在客观论述中、苏战争小说在寓意构造、审美形态上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探索中、苏战争小说鼎兴与沉落的动因。 1.中、苏战争小说都呈现出直抒胸怀的表层寓意构造:“政治——功利”的叙述模式 中、苏战争小说在战争爆发初期其题材选择上有着一致的趋同性,其主体特征表现为作者昂奋的创作激情与峻急的时代要求相结合,全民抗战的主流意识与战争文化心态、人的理想模式的紧密联系。中、苏作家都自觉地把战争事件本身的层次和逻辑确定为艺术世界展开的层次和逻辑,时代政治需求成为社会时尚和个体的生存价值,因此战时战争作品特别富有一种敏感的政治自觉,将“题材”与“革命”之间的关系直接对应,重大的政治事件是他们表现的共同中心,战争残酷的气氛是他们共同的背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民族精神是他们共同的旋律,革命最终胜利是他们共同的乐观主题,时代的政治价值范畴是他们审美创作价值的旨归。战争既是历史主题有力度的实践形式,又是时代主题的集中凝聚。 战争爆发初期或随着战争深入时,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都是比较接近“原汁原味”的战争小说,其战争观念也是原初意义上的观念,没有什么突破与超越。战争的观念是“为祖国而战”、“为民族而战”或“为正义而战”;“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战争的胜利与失败、民族的生存与灭亡要求作家们站在战争的第一线,为自己的祖国而呐喊。因此,战时的作品是一种“粗放型”似的风格。强调政治宣传与鼓动作用是战争初期文学创作的重要任务,是激烈的战争本身对作家提出的要求。这正如阿·托尔斯泰所说:“隆隆战火似乎本应该压倒诗人的声音,本该使文学受制于狭窄的战壕,显得仓促粗陋。但是战斗的人民在你死我活的浴血奋战中从自身找到愈益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就愈益迫切地要求自己的文学发出铿铿巨响。苏联文学在战争文学中终于成为真正的人民艺术”〔1〕。在远东中国,作为时代主旋律的“抗日救亡”, 使中国现代文学在熊熊的战火中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换,从过去“五四”时的启蒙文学转向了“救亡”文学。民族救亡成为战争时期世界文学关注的重心,大批作家带着炽热欲燃的民族热情参加到反法西斯的革命洪流中去,大批中国作家奔赴抗日前线,在战争中牺牲的也有数十人之多;苏联对德战争是从1941年开始的,持续了4年——1418天, 到前线直接作战的或指挥战争的作家、诗人有一千多,牺牲的有四百多,那些在苏联内战时期就出名的作家如法捷耶夫、涅克拉索夫、富尔曼诺夫、肖洛霍夫、阿·托尔斯泰都奔赴前线进行战斗和体验生活。这一时期中苏战争文学都是在最激烈艰苦环境下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而诞生的。 虽然战争是人的战争,文学作品应该表现战争中的丰富性、复杂性,在审美意义上表现出战争与人的深刻的矛盾,才能把对战争的认识推进到深刻的层次上去。但是在战争年代,人们的文化语境却是由战时环境所决定的。战争时期,人们所面临的是怎样维持“生的状态”和“人的状态”。人与人处于相互对立之中,一部分人成了“攻克”、“占领”、“进军”、“征服”的对象,一个人的信念、信仰、理想、反思、感悟、追求、憧憬等精神内涵都面临着战争的考验。此时,整个社会的文化语境而同样要经历战争考验。战时战争小说在战时所寄托的理想并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冲动”,所有具有正义和良知的作家都要将自己的情感转向于对战争的关怀与思考,要表现民族在战争中顽强的生存意志、战斗意志,要表现为民族解放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特殊的战争文化语境中,战争小说在现代文学的格局中也有着特殊的价值意义。 “一切能永存的艺术作品,是用时代的本质铸成的。艺术家不是一人独自进行创作,他在创作中反映他的同时代人的心情,整整一代人的痛苦、热爱和梦想”〔2〕。战争时代的战争作品, 正是与时代紧密相贴,才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的本质、战争带来的残酷、毁灭、痛苦和战争中人们的理想、热爱与梦幻。战时的战争作品由于复杂艰苦的作战条件,虽然写得仓促粗率,但情感炽热,震憾人心。如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作品是对战争真实直接的描绘,揭示出抗战时代的本质与历史的真实,熔铸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作品其寓意主要通过民族战争中的生存意识、反抗意识、英雄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的发展过程及这些意识相互交融产生的巨大民族抗战的凝聚力来体现的。 “生存意识”是战争初期众多作品表现的主题。战争使人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由悲伤转而愤怒,由愤怒转而为夺回失去的土地而战斗。 东北是最先沦陷的地区,人们对失去土地、家园的心情最为沉痛,因此大部分东北流亡作家首先表现了对失去的土地的眷恋之情。《八月的乡村》中,“义勇军”最大的目的就是把侵略者赶出东北,将被占领的土地还给人民。小说首先表现了人民为基本生存、为夺回失去的土地而斗争的强烈愿望。虽然当代小说也可用种种手法来表现人的生存困境、精神的痛苦与绝望,但是在日寇血洗东北大地的时候,人们确确实实是在为最简单的生存(活命)而呐喊战斗着。小说中9 个人的小小队伍,“有的从农民里来的,有的从军队里来的,更有的是别的‘柳子’上来的……”他们抗日有着不同的动机:或者是为了能够真正地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或者是为了过上太平日子,做个自由农民;更或者仅仅为了不花钱娶个老婆,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要求生存,要求摆脱奴役,要求把日本强盗赶走。从队伍内的司令陈柱、队长铁鹰、朝鲜姑娘发娜、爱吸烟的小红脸,到中途参加队伍的李七嫂,一直到队伍外的老八,他们都强烈地希望早日消灭日本强盗。小说中“小红脸”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赶走了鬼子,能清静地在自己的田野里扶犁耕种,这是多么质朴而又原始的愿望啊!然而,这个愿望的实现又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苦努力。另一位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紫鹭湖的忧郁》则是“对土地爱情的自白”,是一首哀婉、沉郁的土地咏叹调。《大地的海》深沉而悲郁地揭示了农民和土地生死悠关的血肉联系,写出了土地的辽阔、荒凉和神奇,把土地当作生命的本源,描绘着它的性格,塑造着它的灵魂。王统照说:“作者以他特有的雄健而又冷艳之笔,给我们画出了伟大沉郁的原野和朴厚坚强的人民”〔3〕。 通过对在日寇铁蹄下东北乡土的抒怀,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抗战生存意志和蕴藏于社会底层的生命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