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著作权问题上,苏北人提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苏北兴化人施彦端,耐庵是施彦端的字。认为施彦端借写《水浒传》反映并总结张士诚起义,因而《水浒传》成书的历史背景是元末农民大起义,地理背景是兴化湖。笔者(山东人)则认为:《水浒传》源于山西,成于东平。 我认为,要寻找和研究《水浒传》的作者,必须研究《水浒传》的成书过程。要研究《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必须弄清《水浒传》这部文学巨著的历史背景和地理背景。特别是地理背景,任何文学作品都带有“乡土味”。这“乡土味”就告诉你它的“产地”是什么地方,也就是告诉你作者是什么地方人。众所周知,《水浒传》的最初源头是《宣和遗事》,是山西的说书人把《宣和遗事》中的“马安国五花营失落生辰纲”加工成为“吴加亮智取生辰纲”,故事中的地点都是太行山。《宣和遗事》说“那晁盖八个,劫了蔡太师生日礼物,不是寻常小可公事,不免邀约杨志等十二人,共有二十个,结为兄弟,前往太行山梁山泺去落草为寇。”但到了《水浒传》阶段,梁山已不是太行山梁山泺,而是山东东平附近的梁山了。宋江的家已不是太行山下的那个郓城,而是梁山附近的郓城了。那么,是谁给宋江搬的家呢?山东人。具体说,是东平元曲作家群。这个元曲作家群,大编大演《水浒》戏,促进了《水浒》故事的发展,为《水浒传》由“说话”、杂剧演变为长篇小说提供了条件。 外国人读中国古典小说,有一点使他们感到不可理解。这就是,所有战争,都不是士兵厮杀,而是统帅比武。都是双方统帅亲自披挂,出马上阵,双方先“对话”,然后比武,将军和士兵在一旁观战。统帅比武比赢了,将军和士兵们就追杀过去;统帅比武比输了,将军和士兵就拥簇着统帅逃跑。若是此方统帅被对方统帅“斩于马下”,那此方军队只有溃败。总之,战争的胜负取决于统帅的武艺。 中国古典小说的这一艺术特点是怎样发生的呢?发生于舞台艺术,即戏剧。中国的戏剧是通过人物的武艺,和与武艺紧密相连的兵器,来展示人物性格的。显示关公的威风的,就是青龙偃月刀;显示张飞的威风的,就是丈八长矛;显示李逵威风的,就是那双板斧。假若关公出场,手里没有青龙偃月刀,张飞出场手里没有丈八长矛,李逵出场不拿板斧,那就不成其为关公、张飞、李逵了。用武艺和兵器来展示性格,当然要让他们表演武艺。这是舞台艺术的要求。戏剧是如此,说书也是如此。说书只有像演戏那样,活龙活现地表演关公、张飞、李逵的动作,才能生动活泼,吸引人。这就是说书和唱戏的关系。 艺术史告诉我们,音乐和舞蹈是艺术之源,其发展线路是由舞蹈而戏剧,由戏剧而小说。而小说,则是由短篇传奇发展到连续性的长篇说书。长篇说书,最早是说史。如《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就是由《三国志平话》发展而来。由此可知,在《金瓶梅》之前,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说书艺人而非书斋文人。说书艺人都是无名英雄。说书艺人精采生动的口头创作,由文人和书商记录整理出来,就是长篇小说。这种长篇小说,又不断被改造,被加工。《水浒传》的改造和加工尤其多。它是众多的艺人、书商、文人的集体创作。而东平元曲作家群和东平说书人对《水浒传》的创作和加工,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那么,山东东平为什么出现了一个元曲作家群呢?这与历史背景与地理背景有关。 先说历史背景。 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移。蒙古人在大都(今北京)建都。当时的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为“一点两面”。“一点”即大都,“两面”即山西、山东。山西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太原,山东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东平。东平为什么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呢?因为它地处大运河的中枢枢纽。蒙古人奠都大都后,需要南粮北运。运粮当时主要靠大运河。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初,元世祖即下诏修复大运河,并开凿会通河。会通河即东平至临清段,把东平湖水引入会通河。东平成为北接大都,南通杭州,东连青齐,西通太原的十字路口,成为运粮的转运站和商品的集散地。当时东平湖船坞林立,造船修船业发达,各种工匠集中于东平。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市民文艺也就随之繁荣起来。 东平也是山东的政治中心。蒙古统治者为了镇压和防范山东人民的反抗,在东平驻有重兵。这些士兵的文化生活就是看戏、听书。而《水浒》戏、《水浒》故事又最合他们的口味,这就是为什么东平作家群大编《水浒》戏的原因。 一个地区如果是政治经济中心,它必然也是文化中心。山东东平在元代是新兴的三大文化中心之一,而且是三大文化中心的中心。这是因为,第一,从南北和大运河这个交通线上看,它处于大都和杭州的中心;从东西官道上看,它处于晋、齐、鲁,即陕西至东海边的中心。第二,在文化教育方面,山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山东一直被誉为“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山东从春秋时代的管仲的稷下办学,到孔子私人办学,到孟子的“集天下英才而育之”,再到荀子的办学,直到清代武训办义学,一直香火不断,形成了一种传统。山东由于有着上述特殊的文化传统,作为文化中心的东平府,在金代和元代,府学教育相当发达。据《金史·选举志》载:金代章宗时,东平“府学二十有四,学生九百五人”。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字,可见学府和生员之多。金元之交,著名政治家、东平总管严实为东平行台,大量招揽文人学士。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担任招揽人才的试官。《元史·阎复传》云:“阎复弹冠入东平学府,师事名儒康晔。严实领东平行台,招诸生肄进士业,迎元好问校试其文,预选者四人,复为首。”同卷《五磬传》也载云:“东平总管严实,兴学养士,迎磬为师,受业者常数百人。”可见当时学府规模宏大,任教者亦多名流大儒。据清代所修的《东平府志》所载《宦绩志》、《人物列传》中,记载了元代数十个著名文人在东平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