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报业经济的发展,上海报界于本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在经营体制上曾经出现过报业集团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中国最大两家报业资本的兼并和上海四家报社、通讯社的联营。1929年1月, 《申报》业主史量才收购了美国人福开森手中占《新闻报》65%的股份,实际上掌握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两家报社。在此前后,张竹平创立了“申时电讯社”、合资收购《时事新报》和英文《大陆报》,并于1932年集资创办《大晚报》,成立了一个联合办事机构,即人们称之谓“四社”的报业组织。虽然史量才掌握了《申报》和《新闻报》的主要股权,但困于内外压力,尚未开始联合经营即遭暗杀;而张竹平尽管已开始联合经营“四社”,却碍于经济实力,未能做到四家联营机构经济一体化。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上海报界从未真正出现过报业集团,但当年报业集团化经营的趋势则十分明显,尤其是以张竹平为纽带联合经营的“四社”,称得上是旧中国报业集团的雏形。本文意在揭示当时出现报业集团化倾向的客观条件和失败的必然性,并介绍张竹平对新闻事业联合经营的方法,对他的敬业精神和不懈的努力表示深深的敬意。 一、“四社”诞生的背景分析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依靠欧美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和与国际资本有密切联系的江浙财阀的支持,于1927年公然背叛革命,在南京建立了中央政权。南京政府依仗它的军事实力使江南一带结束了长期军阀混战的局面,国际贸易和民族工商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上海,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展,带动了内贸、交通、电讯、金融、工业等部门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报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和广阔的消费市场,也为现代报业提供了良性循环所必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大量广告资源,使报业成为有丰厚利润回报的文化事业。这些客观条件为上海报业的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江浙财阀把持了中国的政局,也直接影响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方向,使上海的国际贸易占有相当高的比重。这种发展虽然带有半殖民地的畸形态势,但却使上海很快成为国际性的都市和远东地区的信息总汇。在这种环境下,上海新闻界与国际新闻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各国的主要通讯社均在上海设有分社和特派记者。各国新闻界的巨头和著名新闻学家不断来上海访问,如英国《泰晤士报》主人北岩勋爵、路透社总理琼明爵士、美国《太阳报》主人白拉克、联合通讯社社长诺彝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威廉博士、德国报学教授台斯博士等等都曾到上海访问过,有的还来了两次三次。每次国际新闻界名人到上海,史量才、张竹平等新闻界领袖人物都要出来接待和交流。而那些世界报界钜子又总是要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如何用企业化、集团化的手段来管理自己的报业。北岩勋爵等人的实践经验对史量才、张竹平等有抱负的报界企业家有很大的启发,推动他们雄心勃勃地在中国进行报业集团化的尝试。 外国的著名新闻学家来中国讲学,促成上海的许多新闻工作者如董显光、汪英宾、马星野、程沦波等留学深造和组团出访,从而使西方的新闻自由观念和建立代表民意的新闻界的理念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则逐步加强对全国新闻界的控制。1928年颁布了《设置党报条例》、《补助党报条例》和《指导党报条例》,建立了舆论一律的庞大党报网。1929年国民党中宣部又颁布《宣传品审查条例》,加强对民营报业的控制。虽然这些政策和措施对经济独立、影响颇大又得到租界庇荫的上海民营报纸影响不大,然而却使上海的报人感到压抑,感到新闻自由受到威胁。特别是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国民党政府步步退让,更使史量才、张竹平等爱国报人对不抵抗政策产生反感。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只有壮大报业经济的实力,建立集团化规模经营的方法,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才能有效抵制国民党统治集团日益加强的对新闻界的控制。同时他们也意识到,由于中国新闻事业经济力量薄弱,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每当进行国际交涉时,由于对手拥有宣传优势,难以取得世界公正舆论的支持,外交屡遭失败。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重要消息也受到外国通讯机关的垄断,往往根据他们的需要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因此建立强有力的报业集团,代表中国民族资本的利益讲话,对上海新闻界来说已经是势在必行的选择了。 碍于租界和外国人特权的阻隔,国民党政府对上海新闻界已经感到难以驾驭。倘若听任上海民营报业组建成强有力的报团,形成影响巨大能与政府抗衡的舆论力量,控制起来就更加困难,这当然是国民党统治集团所不能容忍的。竭力将民营报团扼杀在摇篮之中,便成了南京政府唯一可采纳的对策。 张竹平的“四社”便是出现在如此充满矛盾斗争的历史背景之下。 二、申时电讯社的建成与经营方法 张竹平1886年出生于江苏太仓,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他是圣公会系统的基督教徒,又与杜月笙有亲密交往,是不开山门(即不收徒弟)的青帮人物。1914年前后进申报馆担任经理,在报业经营上有过许多创新,为《申报》办成全国首屈一指的大报作出卓越贡献,因而深受史量才的信任和器重,以至他一面为史量才主持《申报》业务,一面又自行兼营通讯社和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得到史量才的默许和容忍。直到1930年,他的报业联合体初具规模,才完全脱离《申报》经营自己的事业。 张竹平最早经营的是“申时电讯社”。早在1924年,他利用《申报》经理的身份,联合《申报》和《时事新报》两家编辑部的力量,将两家报社收到的各方面专电集中起来,利用业余时间撮要编译,然后拍发给外地有关系的少数报社,使外地报社也能及时获得正确而重要的新闻,有助于外地新闻事业的发展。初办时该社还没有正式名称,得到史量才的支持,该社就设在申报馆的三楼。试办数年后,要求拍发电讯的报社日益增加,光靠两馆同人业余工作势难兼顾,张竹平也有意让它独立出来成为自己经营的事业。1928年,张竹平决定将该社改组,正式定名为“申时电讯社”,增加资本,聘请专职人员,扩大业务范围,分别编发中英文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