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后期,本报报道《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的境遇剖析》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个新名词——MBA 在极短的时间走进中国千家万户。而文章中那行特殊符号“MBA—SOS”,直至今日,人们一提及人才浪费便不由自主想起它来。 然而,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当再没有人否认中国对MBA 的重视程度时,一个关于MBA的观念怪圈产生了: ——MBA是致富的金钥匙,是成功之路的通行证。(媒体) ——MBA?赚钱的玩意!只要你给我几万块钱,我也能让你当上MBA。(一位的士司机) ——借MBA当个跳板,毕业后好换个工资高的外企。(一个在读MBA人) 一位全国知名的管理学专家在电话中听及“MBA”, 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不要再瞎写MBA了!”便迅速将电话挂断。 一面是漫无边际的乱抬身价,一面是观点误导下的实际贬值;一面是专家学者为之痛心疾首,一面是商人们大摆空架子。 10月17日,清华大学首届IMBA(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生举行暑期实习总结报告,经管学院第一副院长、全国MBA 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赵纯均教授一番话语重心长: “MBA对于中国而言仍是新生事物,仍需全社会的关心与爱护, 希望大家能够公允并且理性地理解MBA……” 源起 MBA对于中国而言是个舶来品。 世界第一个MBA设立于1908年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当时, 哈佛大学决定:只设研究生院而不开大学本科。此后“哈佛模式”得到了众多院校的推崇与延用。 五十年代,MBA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活动, 从其他硕士专业门类中分立出来。八十年代之后,由于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MBA的教学侧重点开始移至国际企业管理上,此时,由于MBA毕业生在企业中的出色表现为MBA自身带来了极高的声誉,MBA成为所有硕士专业中最热门的一个。 时至今日,MBA已成为美国社会中素质最完备、业绩最显著、 地位及薪金最高的重要群体。 据美国一份杂志报道,美国今日的财富一半以上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历年MBA的创造。 MBA每年吸引了美国无数青年。如今,仅有两亿人口的美国,MBA便接近8万人,占据了全国研究生人数的四分之一。 在欧洲,自五六十年代从美国引入之后,MBA热潮也高涨不已。 法国现有最大100家公司的高级管理阶层,巴黎高等商学院的MBA毕业生占据一半以上。 而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也都相应开办MBA, 并积极与国外合作大力发展MBA教育。 作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与国际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MBA 已获得全球性的认同与关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试点并最终确立起自己的MBA。 1988年12月,国务院学位办与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出面组织了一批有极高资历的经济、管理方面专家、学者,开始对中国式MBA 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论证。 此前,中国已有了直接参与MBA办学的实际经验:1984 年大连理工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联合开办MBA。 曾经轰动一时的本报报道《命运备忘录》正是因本批毕业生引发。 1990年,我国开始设置并试办该项专业学位。同时,确定专业名称为“工商管理硕士”, 英文定义为 Master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1991年,9所首批试点院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南开、 天大、复旦等率先试行MBA。 试行中确定所办的MBA为“中国式的MBA”,它的基本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务实型中高层管理人员。 根据社会需求与MBA首批试点的良好反响,1993年我国MBA试点院校扩至26所;1997年再度扩大至56所(1998年杭大与浙大合并,新增加山东大学)。 1997年,我国各个试点院校实行第一次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联考,简称GRK。 鉴于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的作用,1997年底,由国家经贸委与全国各试点院校合作,正式开始招收国有企业在职管理人员攻读MBA。 至此,MBA由一个国际性的专业学位正式被引进中国, 并开始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MBA方向发展。 碰撞 可以说,从八十年代至今短短十年间,我国MBA 已基本形成自身一套管理模式,其发展速度较之他国毫不逊色。 然而,许多行内人士却说:中国并未真正认知MBA。这个认知, 绝不仅指数量、规模,它更是一种质量评介、价值取向与社会氛围。 一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96级女生说:“我不担心自己的将来,毕竟北大的牌子在这儿。但中国的MBA 终是要与哈佛这样的世界级名校的MBA竞争,看看中国MBA的一些情况,我为它的将来担心。” “一些情况”到底指什么? ——不同步的质与量的增长 数据显示,我国首批MBA仅招收了86人,1993年时增至550 人, 到1998年已达到6500人,而美国的MBA发展了将近60年才达到这个数字。 至今为止,我国已有11000名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