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人事工作面临的基本形势 高校人事工作所处的宏观背景,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两个战略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非常深刻。没有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就很难谈得上,即使发展,也很难持续。两个战略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很高,提出的任务也很紧迫。这种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提出的要求。人们已经把教育看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必须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战略,强调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对全国教育工作者寄予了历史的重托。九届人大和政协会议以后,在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的同时,中央又决定成立科教工作领导小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心。“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与教育有直接关系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目前不断发育的人力和劳动力市场必将对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要求我们积极做好新时期的高校人事工作,主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占据有利位置。 第二,我国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不断完善,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等教育不可能自我封闭,一定会受到市场的影响。价值规律、市场法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工作。我们的工作要考虑价值规律、市场法则,乃至整个经济规律。我们的所有政策,包括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都要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但是教育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因为教育追求的是长期效益,教育事业是一项最大的公益性事业,它的效益不是即时的、短期的,而是在若干个教育过程之后才能看到,甚至不是在教育过程中看到,是在科研领域、生产领域里看到。这样教育本身的效益很难在市场上直接体现出来。教育事业要想完全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得到社会的承认,求得自身的发展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教育一方面要考虑市场的因素,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要承认价值规律;另一方面,教育又不能市场化,不能完全由市场自发的力量起作用。国家要对教育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管好市场不管或市场管不好的事,教育就是属于这一范畴。 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含量越来越多。世界上不少经济学家预测,到2010年,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科学技术中的软件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产业、新材料科学技术产业、海洋科学技术产业和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将全面超过汽车、建筑、石油、钢铁、运输和纺织等传统产业。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经济”即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空前广泛、深刻。产业结构、知识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职业的转移、知识的更新,既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各种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师不掌握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研究方法,就很难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第四,高教事业的改革发展,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的改革,教学改革,学科专业的调整,都对高校人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要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队伍内涵的发展,要提高素质,提高效益。 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除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外,还是发展社会文化,引导社会潮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基地。 当前,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这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人事工作要适应这个要求,根本出路在改革。我们要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纳入教育改革的整体布局,进行积极的探索。教育部已将广东高校确定为改革的联系点,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改革思路,确定工作目标,精心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不断完善办法,积极总结经验。各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工作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积极组织改革试点工作。 二、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 规划跨世纪的高校人事工作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而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表明了我们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决心。 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关键在人,人事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多次对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提出要求。新时期的高校人事工作要按照江总书记报告的要求,根据跨世纪宏伟目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把人才资源开发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全国教育人事工作会议提出高校人事工作改革的重点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大量的优秀人才能不能脱颖而出,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能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关键在制度。因此,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 (一)深化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 ——积极试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任制,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竞争机制。 目前,用人制度是制约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我们要在加强定编、定岗、定责和考核工作的基础上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任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任教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相适应、有利于高校师资合理流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教师任用制度。当前,我省正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保障制度,应该讲实施这一制度的外部条件逐步成熟,即使尚未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学校也可以实行内部的流动与待业机制。高校用人要切实破除职务终身制,已聘教师凡不能履行职务职责或者达不到学校规定工作量80%的应坚决缓聘、解聘现任职务,直至辞退。教授、副教授必须上教学第一线,从事本、专科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量不能低于总工作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