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文理渗透的问题,已引起教育工作者、教育理论界以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密切的关注。一方面是从文理渗透的积极意义来重视它,另一方面是从对现存问题的担忧去关注它。这里,我们主要从文理渗透的积极意义上讨论它与大学教学改革的关系。 学科分类是科学学的一个难题。文理之分是一种极粗略的分法,或者说是对学科所作的一种简单的“两分法”。实际上,理科与工科、农科、林科、医科等属不同的门类;农、工、医科中虽均含有理科的成分,但其本身并不属理科。文科也是如此,一个大文科包含了许多门类的学科。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科与学科的关系有较宽范围的问题,也有相对较窄范围的问题;例如理与工的关系就是常常被人们议论的题目。本文所讨论的文理关系是广义的文理关系。 一、文理渗透与知识结构 文理渗透对改善知识结构的意义是最容易被理解的:每个人都要与他人打交道,与社会打交道,所以要懂“文”;每个人都要与自然打交道,与物打交道,所以要懂“理”。道理既然如此简单,似乎文理兼备、文理交叉也应当是没有疑义的了,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问题就在于,为什么在最容易被理解的事情上却长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并且不容易得到解决。 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应出现文理分家。这个阶段的“文”是最基本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理”是最基本的数理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确实是应当人人皆知的。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是否仍需要文理渗透呢?这就与另一个问题有联系了:大学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在“通才”教育观念之下,文理渗透大约是没有问题的;在“专才”教育观念下则可能有点问题。这两种观念的差别较大,但其原因又往往在于对“通才”与“专才”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上。有人主张不停留在概念的争论上,而在实际上,问题仍然回到对文理关系的深层考虑。一般的谈论综合化已经不够了,因为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可以是仅局限于理的范围内的综合,也可以是局限大文科内的综合。应当进一步考虑的是文与理之间的大跨度的综合。 二战以后的半个世纪以来,生产力发展的规模与速度都是空前的,而且人类正以这种空前的发展迈向新世纪。如今,一项大的工程(包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性质的工程)对人的知识要求,包括对知识的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理工知识的综合,而且是理工、人文、社会多门类知识的综合。以三峡工程为例,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因而需要水利知识,而且必须有水文、地质、人口、民族以及有关的历史、社会知识,乃至这些知识与其他更多种类知识的融合,还涉及文物、考古、伦理及某些国际知识等等。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如此全面的知识,必然需要一个“知识”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的组织以及相应的人、财、物组合又需要相当的管理知识。方方面面的人都不能知识单一,可能在这方面你知道得多一些,在那方面我知道得多一些,过于单一也就给彼此的配合、群体效应的发挥造成困难。至于处在指挥岗位上的人,处于综合部门的人,则更需有多方面的知识。且不说三峡这样宏大的工程,就说建一座城市大厦,所需要的知识门类也有上十种,而且不只是理工,也有人文,也就是说“文理兼需”。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最发达的国家,其比重已超过70%。下个世纪也必将是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三产业是“人文”含量最高的产业,其产品常常不像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品那样以“物化”的形式流动,而是大量以“文化”的形式出现。因而可以说,人们所说的信息产品一般包含有科技的信息和人文的信息。这一事实更能帮助我们理解未来人的知识结构应当文理兼备的道理。大学教育无疑应为未来作好准备。 文理渗透所强调的不只是学理工的应有相当的人文知识,事实上,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也应有一定的数理知识或其他科学技术知识。这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已广泛地影响人类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任何家庭、任何个人都不能不与现代科学技术打交道,而且,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对人文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可称之为挑战,这种挑战从日常观念到学术思想领域皆有。面对这样的局面,学文的完全不熟悉理工就难以设想了。总之,从知识结构意义上讲,文理渗透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文理渗透导致的知识结构上的改善是人之所需,时代发展之所需。 二、文理渗透与思维结构 1997年12月底,周远清同志在厦门有一个讲话,形象地说明了文、理、工各科大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讲话大意是:面对一项工程,学工的思考的是这件事该怎么做;学理的则思考根据什么去做,对于怎么做则不一定知道,很可能还不想去知道;学文的则思考为什么去做(即思考对人、对社会的作用),至于怎么做、根据什么原理去做则不一定知道,很可能也不想去知道。可见,知识结构的单一确实导致了思维角度的迥然不同。 事实上,当我们面对一项工作时,常常要思考的是:这件事值不值得去做?为什么必须做?依据一些什么去做?怎样才能做好?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去做?有没有必要的条件?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形?这样做的可能后果有哪些?……这才是比较周密的思维。然而,仅有“文”或仅有“理”,均无法作如此周全的思考或回答。对一项工程也许需要组织一个专家组来进行论证,这时组织者还起码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他应大体知道这项工作需要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否则应邀请哪些专家就无法知道,至于某方面的具体知识他可能不知道或知之不多,但这不要紧;第二,他应弄懂各类专家意见的大意,对原理及原理获得的过程也许不知道或知之不多,这不要紧,但结论的大意应知道。如果知识面过窄,是难以做到的。参与论证的每个专家起码也应具备一个条件:能够与其他门类的专家沟通、协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其他专家意见的实质,以便在必要时调整自己的方案或说服其他专家理解自己的方案,这也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