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是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建立起来的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民族院校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狭义上讲,民族院校是指各地区的民族大学、学院。从广义上讲,民族院校不仅包括民族大学、学院,还包括适当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治地方的普通高等学校。本文试图对广义的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之有效的进行,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不成熟的思考,以期对做好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帮助。 一 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深入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殊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院校的稳定和发展。“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毫无疑问,在民族院校,团结有利于稳定,稳定有利于改革和发展。诚然,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照耀下,民族院校的团结是好的。但是,由于存在着旧社会造成的各民族间隔阂的影响,由于各民族自己的特点和差异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在各民族学生的联系和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民族问题。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忽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对这些情况和问题视而不见,不屑一顾以及在解决处理时急于求成,过于简单或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民族团结的。因此,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注意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保障民族院校的团结、稳定、改革和发展。 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对此《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即“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新型的民族关系,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与本民族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并且他们又是未来发展民族经济及各项事业的骨干力量。因而民族院校各族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因此,通过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各族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信赖、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进一步增强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对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相互不信任和隔阂的痕迹,扫除旧的意识形态残余的影响以及批判地继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加强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有利于各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院校的学生是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组成的,必然存在着不同民族的思想意识、思想感情、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的差异。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针对各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尤其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要求,不是“一般化”和“一刀切”,而是采取科学的方法,既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又体现民族特点才能够调动各族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以全局观念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而且能够增强他们从我——我们——民族——中华民族——人类社会而学习成才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能够按照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规格培养和锻炼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与汉族学生有共同之处,即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即特殊性。分析掌握这一特殊性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据笔者观察这一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 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关心本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他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自己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也受到了各种信息的冲击,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他们把当代中国拿到世界中去比较中,也把自己的民族拿到其他先进民族中去比较,以传统的纵向观察转为横向观察。在同各国、各民族的高低长短、新旧好坏的比较中,使他们视野更为开阔,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增强,也确实感到一个民族经济文化的落后,会拖祖国大家庭的后腿,会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程度。为此,他们深感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能够正确认识个人、民族、国家的关系。但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还缺乏过去和现在的鲜明对比感受,加之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影响,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不能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各民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容易出现一些偏激情绪,甚至对国家、民族、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一些模糊认识。 2、少数民族学生上了大学后,民族意识有明显的增强。 所谓“民族意识就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的归属和利益的自我感悟。”(注: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过去生活学习的环境一般都是本民族聚居地区,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地域、共同的语言以及他们的年龄特点,民族意识是比较淡薄的。上了大学后,他们接触的面广了,接触的人也多了,他们日益体验到了这个“少”字的含义。因而,他们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关心程度和敏感程度有了一定的增强。如对领导干部中本民族成员的比例,对某些会议的人员组成、参加人数、发言人数与先后次序安排,对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尊重等问题一般都是很敏感的。这似乎是些“小事”,但稍有疏忽,就会挫伤民族感情,造成新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