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上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凡对中国证券市场稍有关注的人,大概都已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高校所办或所参与的产业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异乎寻常地崛起。君不见近年来特别是从今年以来,凡带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如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中国高科、同济科技等,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耀眼的明星,其具有的高科技属性以及伴随而来的非同一般的高成长性,使它们成为股民的宠儿,股价一升再升,有的甚至在短短几个月内飙升50%乃至一倍以上。 一些业绩平平或业绩很差的上市公司,一旦与某高等院校实行资产重组--甚至只要有这方面的风声传出,也顿时身价百倍。这种现象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便是延中实业。今年3月上旬,其股价在半个月内从徘徊已一年之久的9元左右,突然飙升到17元,令股民们瞠目结舌。资产重组是肯定的了,然而是跟谁重组呢?不久风声传出,是跟北大方正,怪不得它有如此风光!但令人更为大跌眼镜的是,在15元至20元的价位上整理盘旋一个多月后,它的第二波升浪以更加磅礴的气势展开,5月中旬价位已站稳在30元以上。此时,证券时报才正式刊登了北大方正已收购它部分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的消息,公布的新一届董事会9名董事中有5人来自北大。新董事会工作报告宣称:公司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完成公司的洁净饮水综合开发项目中的外高桥工程;公司要借助北大的人才和科技优势,使延中实业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代表。 之后,这类"神话"便接二连三出现,人们争相仿效而且屡试屡爽:南洋实业与上海交大,新黄浦与复旦大学......不仅是绩差公司,包括那些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具实力、业绩最优良的上市公司,也有这方面的动向。 这种'联姻"并非剃头担子一头热,高等院校方面也表现出了空前高涨的积极性。据悉,北京和上海的一些著名大学,已纷纷走出校门寻找合适的上市公司实施资产重组"借壳上市"。除前面说到的北大方正参股延中实业,复旦大学参股新黄浦,交通大学参股南洋实业,最近又传出上海交通大学昂立公司向上市公司大众出租转让部分股份、上海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联合组建研究所的消息,在证券市场上激起一浪又一浪冲击波。 中国高等院校缘何突然在证券市场吃香起来?大企业集团缘何纷纷谋求与高等院校"联姻"?高等院校又缘何积极参股上市公司?这种"联姻"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是什么?它又在酝酿着什么? 历史上:高校和大企业集团两大板块"隔阂"颇深 高等院校板块和大企业集团板块均为中国社会中特别有实力和影响的支撑板块。 高等院校板块集中地拥有中国最精华的人才和优秀科技成果,由于它突出地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水平、实力和未来,该板块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大企业集团板块集中地拥有中国的国有资产,掌握着重要的经济活动,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权重位高。 然而长期以来,这两大板块彼此间缺乏沟通,缺少了解,在相互连接上不是"裂缝"很深,就是彼此"重叠"。 记者自1983年至1992年在武汉工作的十年间,每年都从各大学拿到1-2本本年度的科技成果集,全省50多所大学,科技成果总数不下几千,其中不乏"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理论上能创造的价值都在几千万甚至几个亿,但实际上真正能转化为产品或商品的不到其中的十分之一。 原因在哪里? 大企业反映,高校的很多成果只注重"先进性",不注重实用性,这是一;二、很多高校教师来工厂搞科研出成果,主要是为了评职称和著书立说,而对成果的实际应用和成本核算等方面往往不很重视或脱离实际。成果转化不了,工厂白花钱不算,还留下后遗症。 高校反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应用积极性不高;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资金、时间,还要担风险,有些企业看中了某项成果,想搞,但没有钱,白搭;有钱又有眼力的大企业,在合作中又往往摆出一副老大的架势,成果转让费又少得不成比例,一旦转让成功,成果也归到了企业名下,吃亏的总是高校,这种不平等交易如何做得长。 本报1994年12月6日头版头条发表的《陕西科技领先缘何经济滞后》一文,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就深刻地反映了这种长期"隔阂"所带来的反差。 知识经济春潮涌动 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即可觉察到在今天的中国,高等院校和大企业集团这两大板块的"联姻"已在更广泛、更深刻的领域里展开。这种"联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甚至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而是一种真正的相互投资,相互渗透--大企业集团用资金投资高等院校,高等院校以智力投资大企业集团--"联姻"的结果是双方得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结成产权和利益的共同体。 本报今年4月9日发自上海的一篇通讯《上海:知识经济春潮涌动》,报道了最近一段时间出现在上海的这一热潮:企业界竞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与科技界联手抢占新时代的制高点。报道第一次明确地把这种"联姻"与"知识经济"联系了起来。 之后上海这方面的消息犹如春风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