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在2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获得了近10倍的增长,并且从单一的学科体系和院校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门类齐全、层次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实践思路作一番探讨,就显得很有实际意义。 一、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的世纪性转型 中国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启动的教育现代化运动,集中体现为世纪性高等教育转型。这种转型旨在策应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运动之洪流,第一次从根本上转变几千年来脱离生产实践、推行文凭等同于官职的文凭主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旧教育。这场运动也第一次改变了建国以来政治斗争为纲的教育宗旨,把教育发展扎根于满足人类发展的最根本需要——生产实践之中,深刻地纳入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轨道,即:高等教育现代化运动就是要使高等教育从封建的、贵族式的封闭学术堡垒中走出来,走向与人类生产实践相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每次成功的改革,在本质上都表现为与生产实践结合得紧一些,结合的水平高一些(注:冯增俊:《比较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111页。)。面对新世纪,中国高校将继续推进这场运动,秉承变革的宗旨,并根据新世纪人类生产实践,尤其是中国实践,努力开创有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在新世纪中,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将表现在:一是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发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更紧地与中国产业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服务。二是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彻底转变精英型高等教育,建立起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并向基础教育辐射,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争挤独木桥而导致的“应试教育模式”。三是转变偏重于狭窄的专业教育、书本教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强化高等教育的效益观,注重培养知识面广、适应性强、面对多元世界的专门人才。四是注重品牌意识,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观世纪性转型的突出表现。在新世纪中,中国高等教育名流将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高等教育的世纪作用,在领会现代高等教育内在蕴义中奋力创建代表时代追求的高等教育品牌。这种“品牌”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力促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完成,届时一批国际知名的中国高校将出现,并使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形象发生转变,世界由此对中国高等教育将刮目相看。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纪转型也将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以下各点之中。 二、建立区域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态势 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行市场经济以来,区域发展已成为中国最突出的重要特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建设上,专业设置及学科体系上都存在许多重大差异。为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最突出的世纪性行动,就是要谋求一个在全国整体发展指导下建立起富有区域发展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发展紧密地配合该区域发展的实际。从这一目的出发,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除国家必须加大力度扶持和保障的少数大学之外,基本上各地大学都应由区域加以统筹,从区域实际出发建构区域高等教育模式,以便对区域发展起更大作用。从世界大学发展史看,把一些重要大学放到区域发展之中,不仅不会削弱其发展,而且还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区域高等教育模式的核心有:一是该区域所有高等教育应在服务区域发展前提之下,形成一个层次合理、多元互助、分工合作的体系;二是根据区域实际形成相应的高等教育发展特色。如天津市建构的“一顶四梁八柱”的区域高等教育模式,广东的“箭体结构”、多元推进的高等教育区域模式。眼下各省市大力推行的“共建”正是积极朝此方向发展的重要步骤。 三、实行梯级推进型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中国经济及社会处于重大转型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一个层次多样、形式不一、布局复杂、速度不等的发展格局,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放弃以一种标准度量全国高校的“大一统”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实行梯级推进型发展策略(注:冯增俊:《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9页。)。 这种梯级推进型发展一是较好地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允许存在区域间的差异;二是强化了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使高校都处在相应的竞争状态之中,有利于不同层次高校按各自的方向发挥自身的作用。梯级推进型发展体系的主要内涵为:一是按不同水平使专业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欠发达地区推进,而内地欠发达地区又凭借发达区域研究型大学的骨干支撑,大力发展高等技术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适应并配套引进高尖人才,以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发达区域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将会有力地推进和带动后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各种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都逐步得到提升;三是建立层次更加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使二年制专科学校、三年制专科学院、四年制本科大学实现内在衔接,形成梯级发展态势,使其随经济发展和办学水平提高而逐步提升,以产生水涨船高的发展效应,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提拔推进办学出色高校的升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地区如桂、黔、滇、藏、陕、甘、青、宁、新等9个省区,除新疆外,都处于低收入地区,因此要大力接受沿海地区研究型大学的辐射,而根据实际集中大力发展高等技术教育,不必为国家承担培养高尖研究型人才责任而耗财费力。目前该区域有普通院校 178所,学生33万人,分别占全国比重为17.25%和10.91%,校均办学规模仅1851人,远低于4000人的达标数,因此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注:参阅《有色金属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廖才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