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专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古代的律学、书学、算学,近代的洋务学堂、高等实业学堂,还是现当代的专门学校、专科学校,都在当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对高级技艺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教育史学界对中国专科教育史的研究比较忽视,不仅缺乏系统研究,而且至今亦无专门的论著,这对专科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是不利的。本文试图对中国专科教育近三千年的历史进行简要论述,分析不同时期专科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总结不同时期专科学校办学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当前专科教育的改革和专科教育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材料。 一 从畴官之学到俄罗斯文馆:中国古代专科教育之扫描 专科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概念的内涵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培养中高级技艺型人才始终是它的首要目标和基本特征。在中国古代,以儒学和其它高深学问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培养高级治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可称为大学教育;以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高等知识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培养中高级技艺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可称为专科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专科教育可能起始于西周的畴官之学。畴官即世袭官职之人,他们掌管天子王宫中的天文、历法、水利、建筑、制造等技术,并通过仕宦之途将有关职事的技术一代代传递下去,从而形成畴官之学。从畴官之学的教育内容(科技知识)和培养目标(高级技术官员)来看,它具有一定专科教育性质,可视为我国古代专科教育的萌芽。 封建时代早期的专科教育基本上是西周畴学制度的继续和发展。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南北朝一千多年间,经史之学以外的法律、科技、艺术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形式就是父子相传和师徒相授。建于东汉光和元年(178年)的鸿都门学被不少学者称为是中国第一所专科学校,理由是该学校的教育内容是尺牍、小说、字画、辞赋等文学艺术知识。但笔者认为鸿都门学的培养目标基本无异于太学,即培养治术之才而非技艺之才,很难把它划归专科教育之列。据记载,鸿都门学的学生因文艺见长颇受汉灵帝宠信,"或出为刺史、太守、人为尚书、侍中,乃有封候赐爵者"(注:《后汉书·蔡邕传》。),所以鸿都门学是一所具有专门教育性质的大学。而建于南朝宋代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的医学校则是我国封建时代较早的专科学校(注: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2卷,第518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隋唐宋元四代专科教育达到鼎盛。隋代开创中央业务部门附设专科教育之先河,即在国子寺下设书学和算学外,还在大理寺下设律博士8人,招收明法(律学生)20人,这种办学体制为其后诸代沿用,在世界教育史上也独具特色。唐代的中央专科学校门类齐全,有律学、书学、算学、历数学、天文学、漏刻学、习艺馆、小给使学、内教坊、医学、药学、卜筮学、兽医学等多种,其中太医署可谓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医学院(注:刘海峰著《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湾文津出版社民国80年初版,第24、25页。)。宋代专科教育的规模有所扩大,例如,建于崇宁年间的算学,当时官定"生员以210人为额",比隋唐算学30人的规模是大大扩展了,宋代还新建了武学和画学。元代的地方专科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其中以阴阳学和医学最为发达,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元朝政府设医学提举司,负责管理中央和地方的医学专科学校,使古代专科教育的管理体制更趋完善。 明代以后,由于学校教育日益沦为科举的附庸,成了"储才以应科目"之地,培养技艺型人才的专科教育备受冷落,日渐式微。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培养俄文翻译人才的俄罗斯文馆,该馆建于1757年,设额24名,招收八旗子弟。由于俄罗斯文馆的办学模式为近代的京师同文馆所仿,使之成为古代专科教育和近代专科教育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 从洋务学堂到高等实业学堂:中国近代专科教育之发轫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炮舰轰开中国紧闭的门户,古老中华面临亘古未有的严峻挑战。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正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被迫启动的一场自救运动,他们希望通过办洋务来抵御"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而中国近代专科教育也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而发轫。 1861年1月,清政府批准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京师同文馆,旨在培养翻译人才以改变在洋务活动中因"语言不通,文字难辨"而受人欺蒙的状况。同文馆创办之初在"酌传学生、分设教习、设立提调、分期考试、限年严试、酌定俸饷"等方面皆查俄罗斯文馆之旧例,有的仿办,有的则在原来作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注:奕等《遵议设立同文馆折(附章程)》,(1862年),《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八。)。因此,早期的同文馆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一个建于近代的传统学堂,正如有的学者评说"同文馆并不是一个创举,它的前身是乾隆朝创立的俄罗斯文馆"(注:毕乃德《同文馆考》,《中华教育界》第23卷第2期(1935年)。)。1866年12月,奕奏请在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馆,提高入学条件,招收30岁以下"满汉举人,恩、拔、副、岁、优贡生,并前项正途出身之五品以下京外官员"入学,并"延聘西人在馆教习"。1867年6月,天文、算学馆正式招生考试。至此,京师同文馆才开始成为一所近代意义的新式高等学堂,才开始成为"中国教育制度中渗入现代观念的急先锋"(注:毕乃德《同文馆考》,《中华教育界》第23卷第2期(1935年)。)。1866年6月。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请在福建马尾设立船政学堂,旨在造就驾驶与制造人才。1867年1月,船政学堂正式开学。由于它的奏请设立和开学的时间皆早于京师同文馆的天文、算学馆,所以福建船政学堂才是我国第一所具有近代意义的新式高等学堂。船政学堂分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先习法文,再专习制造;后学堂先习英文,再专习驾驶。因为当时法国的造船技术、英国的驾驶技术较为先进,所以学堂的专业教师多来自法英两国。船政学堂通过实行不受出身限制的公开招生考试,选拔"资性聪颖、粗通文字"的子弟入学,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实践环节,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育质量较高,仅驾驶班就先后培养出邓世昌、严复、萨镇冰、詹天佑等诸多近代海军名将和文化科技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