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报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从50年代的几家发展到目前的近800家。近十年来,我们的学报为提高质量,在编辑学研究及编排的规范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几十年不变的办刊体制框架,已明显地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形势,如办刊资金匮缺,定价太低;读者面窄,发行量少;编辑队伍不稳定,素质有待提高;学报的质量难于保证等等。这种危机局面,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和挑战。我们应该在弄清问题的实质后勇敢地迎接这种挑战,因为这不仅仅是学报自身的事情,也关系到所有学术期刊的命运。 一、高校学报面临的困境 (一)办刊目标不明 很多学报对于自己到底在内容上要突出什么,重点研究些什么问题,出什么样的标准、水准,满足哪些人的需要等方面是模糊的。 高校学报是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没有学报,只有专业学会委托办的科技期刊;前苏联办了高校通报,也是按学科分类分别由各大学承办,只有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主办了本校的通报。我们的港、台大学也有自己的学报,可见,"学报"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类期刊。 学报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高校学报传统意义上的定义是反映高校科研的窗口和进行交流的桥梁。这就规定了学报的性质及其存在的价值。所以高校学报基本上发表的是本校师生的学术文章,成了综合性的理论刊物,学报的学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于主办学校的学术水平。除少数重点院校外,很多高校办学报的目的就是为本校教师发表论文提供方便,说白了就是为本校教师评职称服务,大专类高校学报更是如此,所以,以内稿为主的原则几乎为每一家学报所恪守。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报不办,领导就得罪教师,不得不办!若要办好,又深感实力不足。 高校学报在这种特殊的处境下,几乎所有的高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都有学报!且所办的栏目单一,版式缺乏变化,内容杂而不专;个别学校文、理混杂,什么都不像。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不能不说学校办刊的目标是缺失的。 (二)办刊资金匮乏 长期以来,高校学报都由国家或主办学校提供资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学报的主管、主办单位同样也面临着经济的困难。领导如不重视的话,学报往往成了节省和压缩开支的对象。有的学报,一年只有一、二万元的办刊经费,甚至有的学校无专门的办刊经费。这就导致印刷费不能及时到位,稿酬过低,出版延期,甚至停刊;编辑人员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学习提高的机会更谈不上。 (三)读者面窄、发行量少 由于学报较一般刊物理论性、专业性、学术性强,读者面窄,发行得一般较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报,期刊发行量多在1500份左右,这样低的发行量都还有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首先还是要从学报的特性来分析。"综合性",已是不少学报同仁公认的学报的基本特性之一,高校学报刊登的文章,既要照顾本校各个专业,也要考虑教学、科研成果,既要考虑学科分布,又要考虑人际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报好象一个"拼盘",什么东西都往里钻,年年如此,期期如此。高校学报的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学报的发行量不可能太多,个人订阅的几乎没有,大多用来赠阅和校际间交换。另外,有些学报本身内容和形式的质量也严重地影响了发行量。 (四)编辑队伍不稳定,编辑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的职业,学报的出版要一定的编务人员,工作才能正常运转,但我们的很多学报的编制、定员问题都没解决好,有的学报编辑部就那么一、二名跑腿的编辑,其余都是兼职或挂名的,有的老教授或不宜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常被输送到编辑部来。学报编辑的待遇也有待提高,一般编辑除了固定工资和津贴,其他的收入很少,职称的解决也有一定困难。因此,人心思迁,有特长的中青年编辑跳槽的、改行的、升学的、出国的、各奔前程,应有尽有,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学报编辑队伍的稳定、巩固和发展,从而造成编辑学科不专、年龄偏高、后继乏人。另外,学报的编辑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输送进来的,编辑专业的毕业生几乎没有,都是半路出家,一边工作,一边摸索,缺乏系统的编辑理论知识,从而制约了编辑们向更高理论和实践层次的发展。 二、对学报摆脱困境的思考 高校学报的编辑们为了改变目前的困境曾想了许多对策,有的建议开展多种经营,有的要求放宽政策,有的也想尝试联合办刊的办法,有的建议花工夫经营广告业务。以上做法,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为了将学报办好,并充分发挥学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学报要提高质量,一定要真正进行改革,对目前的办刊思路和框架进行整体调整才行。既治本,也治标。 (一)给学报重新定位 目前所有高校都将学报作为反映自己学校教学和科研成果的一个窗口,这就决定了学报的内向性和综合性。学报学术质量高低,取决于学校学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读者少发行量也较少的额度,由此导致高校学报几乎全部亏本。要摆脱这一困境,一定要将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的一支生力军,放到全区乃至全国去竞争,在组稿、发行及整个办刊思路上向社会开放,才会使学报具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当然这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应该得到有关领导和单位的支持和重视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