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大指出,把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效益与效率以及高等学校与家庭、社会、国家等关系,实现其自身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跨世纪高等教育发挥自身社会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历程中的必然选择。 一、人类文明的全新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是社会进步的内在的必然要求。1992年6月,在标志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推向实践的巴西"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发表不久,中国政府就着手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江泽民主席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高级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以极其认真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战略之一,明确提出了中国在未来发展中要实现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人类文明的全新的发展战略。 (一)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传统发展观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是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的产物,是当时历史条件及社会需求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它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工业文明观、传统的科学技术观和传统的人本主义价值观等方面。 1.传统的工业文明观。传统的社会发展观,是以工业化的程度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建立在没有极限的观念基础上的发展观。当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强大的生产力时,人类还以为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从而无节制地作用于生物圈,如随意改变地表结构,滥垦滥伐,向大气和水域排放生产"废料",向自然索取的越来越多,而对自然的保留和保护却越来越少。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持续增长率成为国家发展所追求的目标,而经济的增长仅取决于资金、能源、原材料和设备等物的投入,其它诸如科技、文化、教育则统统被视为工具或手段。增长就是发展,繁荣就是进步,物欲无限地膨胀。 2.传统的科学技术观。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力量,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现代的社会文明。当人类失去对科技价值理性的调控时,科学技术的非人道化便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灾害。核弹威胁、军备竞赛、克隆技术的负面影响,可能将人类置于彻底毁灭的境地。 3.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价值观。传统的发展观是以"物"为中心和目的的"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是一种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向他人索取,通过与他人竞争,在他人的失败和痛苦中来实现或标明自己成功的价值的发展观。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导致了信仰危机、精神世界的庸俗化和道德堕落,各种消极行为模式在青年中扩展:吸毒、暴力、色情变态、物欲横流、不择手段谋取金钱和权力、毫无节制地消费和挥霍浪费,等等。 (二)现代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发展观。它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现代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 1.发展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现代发展观是一种符合人类发展和人性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它追求和尊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提倡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索取程度应建立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变人类与自然对立、以征服自然为成功、无穷尽地向自然索取的世界观为人类与自然平衡协调、保护资源、爱惜环境的世界观。同时,要求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出发,从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多维度去审视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实现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群体、今世与后代平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发展观,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发展观,而且也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针对传统的发展观,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个角度提出来的,由工业文明同生态文明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它蕴含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生共荣,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的现代发展观要求人类节制生育、节制无限的物欲追求,反对及时行乐的颓废生活观和急功近利、重物质享受轻精神生活的人生态度,培养理性思维,注重精神文明。 3.代内与代际合作平等。可持续的现代发展观,也是一种个人与群体、今世与后代平等和谐的发展观,一种实现全球共同利益的代内平等和社会未来利益的代际平等的人类平等观。在有着50多亿成员的地球村里,生存的空间无论怎样开拓也是极其有限的,人不应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无限制地掠夺自然,也不应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无限制地侵夺后代的权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日趋缩短,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既要具备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又要培养一种合作精神,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发展中的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