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业制度改革已被全社会所关注,其中包括颇具优越感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分配从原来的国家统一分配到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从计划走向市场,显示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今后几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比较严峻。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使大批人员下岗、转岗,国家机关又面临着调整、裁员、分流,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剩”状况。 1998年,全国有100多万名本、专科毕业生、5万名毕业研究生需要就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据了解,自主择业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国家不再承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包分配的义务;国家给予毕业生选择就业的自主权;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自主择业和学校包分配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社会的意识都增强了。 现在面临分配的毕业生大都在毕业的一两年前就开始四处奔忙:寄简历、到用人单位上门“推销”自己、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许多的毕业生还为找工作专门配备了寻呼机、手持电话等通讯工具。 大学生毕业分配找工作的时间也一再前移,许多学生一进入四年级便全力投入,还有一些学生甚至从三年级就开始为找工作而奔忙,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一些高校毕业生常常说,现在到处都是人才饱和,自主择业太难了,学校负责分配工作的教师也说,这两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 那么,是不是现在大学毕业生真的过剩了呢?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表明,现在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总人口的3%, 就连人口最密集的北京地区也只达到13%,与发达国家30%到50%的比例还相差很远。这说明,我国现在还远没有达到人才饱和的地步,目前,只是在地区及行业、部门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 北京是大学生毕业首选的城市。在北京高校,现在流行着“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说法,这些人认为,北京是首都,文化氛围好,有利于自己将来的发展。因此,大家都挤破脑袋想留京。 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大学生就业处处长李国中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人生经历普遍比较单纯,但自我意识很强,大变革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使他们的就业观既有现代的一面,又有着传统的一面。很多大学生在向往毕业后能发挥特长、干一番事业的同时,又非常在意户口所在地以及国家干部的身份、待遇,甚至工作级别。李国中认为,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一些社会人为的限制和人际关系的问题,都应该改掉,这需要一个过程。 毕业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它的商品一样,也需要一个市场,但现在的情况是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出现了毕业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在这种城市就业,如果期望值过高的话,肯定不能满足毕业生的愿望。在这方面,我认为大专院校和主管单位应通过宏观调控起一定的作用,另外对一些亟须人才的边远、落后地区,应该采取一些政策,以吸引学生。 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的情况要解决,除要尽快打通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的流动渠道外,还必须让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到中国的人才现状,杜绝人才浪费,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