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五大”东风送暖,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在即,腾飞在即,更加急切地渴求人才,呼唤人才…… 七月流火,桃李芬芳。圆满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将像蒲公英种子一样,纷纷扬扬地飞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开始他们一生的事业和生活。当此之时,我们十分关注来自西部地区的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希望了解他们对于故乡那片热土的态度。为此,改革时报调查中心组织了一次西部大学生回归意向的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控制抽样的方式进行,在成都面向全国招生的5 个大专院校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72份,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88%。 在样本总数中,来自西部诸省区的学生134人,占84.3%; 其中西北地区25人,西南地区109人,其中四川99人。男生77人,占样本总数 48.4%,女生82人,占51.6%。从专业分布看,经济类占样本总数的26.4%,理工类占59.8%,文科类占13.8%。 一、问君何求——择业标准 面对热气腾腾的市场经济大舞台,求职择业已成为人心躁动的热点,成为重新塑造人生的开端。在丰富多彩的职业面前,大学毕业生重新标定自己人生的坐标,慎重选择理想的职业。 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52.8%)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这一职业是否有较好的发展机会,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经济方面的考虑则退居第二位,仅有27%的人将其作为择业时的首选因素。由此可见,曾在一两年前流行的经济待遇决定职业选择的模式已基本过时,这也意味着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理想上的成熟。 问卷显示的结果中有一点令人不解,这就是对于职业社会地位方面的考虑为数寥寥(3.8%), 这也许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上特有的困惑吧?
二、君归何处——回归意向 我们特别关注西部诸省区毕业生在地域上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来自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有47.8%表示希望到经济较发达的沿海或内地就职;选择了西部地区作为自己工作栖息之地的有52.2%,这其间又有相当部分是来自西北、西南其它省区希望留在院校所在地(四川)的毕业生。这样一来,真正愿意返回原生源所在地的学生就更加有限了。 西部学子不愿回首“江东”的现象,引起家乡父老及领导部门深深的遗憾和感叹,也给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配置带来问题。人才流失,已成为西部经济腾飞的重大缺失。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西部地区调往沿海及内地大中城市的科技人员大大增加,占同期科技人员总数的5 %,个别行业接近10%。在内蒙部分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调查表明,近几年来人才外流情况有增无减。某高校承担的重点课题迟迟不能完成,原因是课题组中7名成员除了助长之外,已全部调离; 某高校共有科学科研人员350余人,流出50余人;某研究所26名科研人员, 短短几年就调离14人,这些人多数到了沿海地区。如此这般,一方面,原有人才不断流失,另一方面,新的人才难以回归,我们不禁有些耽心,西部原野真会成为焦渴的土地吗? 三、心系何结——原因分析 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状况的成因较为复杂。这其间,既有社会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既有历史形成的原因,又有环境条件的制约。从调查结果看, 使学子们不肯回首江东最主要的原因是西部的发展水平问题(33.9%)。这的确是西部人才流失的深层原因。西部地区与沿海及内地发达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实力的悬殊必然引发受价格杠杆支配的人才单向流动,这种市场竞争的劣势最终是由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问题还有其另外一面,正是因为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蕴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给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些毅然决定返回西部的学子首先看重的正是这一点(33.9%)。应该说,这是更具战略眼光的抉择。 除经济因素之外,学子们更多的担心是观念问题(18.9%)。的确,正如现代化专家英格尔斯所言,不应把现代化仅仅理解为一种经济或政治制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化更是一种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西部地区要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更新观念、冲破闭塞,应是当务之急。 上述两个因素外,居第三位的考虑是人才机制问题(13.2%),主要是怕一分定终生,进去出不来,这就促使西部地区采取更加灵活的用人措施和流动机制,使人才各展其才,各得其所。这或许反而有利人才的沉积吧?
四、路在何方——对策探讨 尽管相当多数的学子没有作出返回故乡的决择,但那片养育过他们的热土都永远是他们不可淡忘的情,不能解开的结。他们通过调查问卷,热心地为家乡的建设和腾飞出谋划策,字字句句传达了游子的眷眷之情。 在开发西部最重要因素的建议中,提得最多的是人才这一因素(40%),而在人才政策中,学子们最关心的,或者说最迫切希望的是实行更加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31.4%),这同对问卷中前一组问题的回答是相吻和的。建立健全西部地区人才市场,紧扣市场经济主旋律,发挥独特的调剂功能,才能吸纳人才,真正使人适其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有一个问题使我们感到奇怪:在人才政策中,过去强调得比较多的专业对口问题,这次却被大大淡化了(仅占13%)。细想之下,也悟出些道理,市场经济所需的是一专多能的通才,而不是专业过于狭窄的专才,这已引起教育界的注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调整,因此,很多专业都具备了多方位的适应性。专业对口问题在新的条件下得到了新的理解,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教育的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