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的宏观背景及其发展趋势 (一)上海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面临的挑战 1.高中毕业生进入增长高峰周期与高考招生入口通道狭窄形成矛盾 1995年起,上海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毕业生进入10年增长周期,并将持续延长至2005年。这一趋势与上海地区尚无自主招生计划权的现状形成难以缓解的矛盾,各校自主招生改革便失去了前提和关键条件,这一矛盾将随着高中生的增量而日趋尖锐。 预计高中毕业生数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人数 47611 54515 77838 80292 70334 61785 66396 73252 注:数据出自市教委1997年《上海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汇编》第29页、48页,2000至2002年数根据1997年中学毕业生职高分流6.3∶3.7的比例估算,2003至2005年结合小学直升中学数与上述分流比例折算。 2.高等教育结构高移化趋势与高考招生制度缺乏应变机制形成矛盾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日趋高移化。1991年至1996年,上海本专科招生数从32609人上升至43841人,增长34.4%;而研究生招生数更从2717人上升至5915人,增长117.7%,同期本专科生与研究生比从12∶1上升至7.4∶1。持续4年之久的“考研热”, 拉动了上海居民的接受高等本科教育的需求和入读高中的需求和期望值。而目前招生考试制度已与高等教育内部层次结构的调整趋势不相适应。 3.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需求与招生体制普职未分流形成矛盾 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高中毕业生高考落榜人数近年呈上升趋势,已由1994年的6000余人上升至1997年的20101人。 与这一人群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形成矛盾的是,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还未能建立分流制度,将这批生源引导到高等职业学校、社区学院和民办高校。1997年,上述学校报考人数激增,但分流的制度与规范尚未建立,一方面造成了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导致一定程度的报考秩序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情绪。 (二)上海在下世纪初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出的要求 1.招生考试改革必须为提高市民素质服务 1996年与上海市民素质相关的指标为每万名市民中平均在校大学生176人,有大学文化程度780人;18~21周岁适龄人口高校入学率为20%,高中毕业生高考升学率为59.7%;上海职工的平均技术等级为3.6 级。横向比较,上海的上述指标虽名列全国前茅,总体位次在北京之后,但这一优势已受到邻近省份竞争的威胁,远低于亚洲四小龙和工业发达国家。纵向预测,上海欲在2000年实现25万人的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以及将以上优势巩固和提高与目前实际情况反差较大。 2.经济结构调整要求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具有超前性和灵活性 本市经济结构调整沿着“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三、二、一”的顺序继续发展。1996年,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增长16.4%,第二产业增长11.2%;第一产业增长5%。第“一、二、 三”产业增值占国国内生产总值比分别调整为2.6%、55.2%、42.2%。 主要特点为:汽车、通信、电站设备、石化及精细化工、钢铁、家电等六大支柱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上升至50.7%。金融保险业、商店、饮食业、运输邮电业增长比例分别为26.6%、11.9%和8.3%, 成为第三产业的新增长点。与此相对应,要求高考招生在金融、贸易、保险、通信、汽车、建筑、旅游等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时形成与社会需求和就业趋向的一致。 3.复合型、通用型、一专多能型人才需求趋旺要求高考科目内容向综合性发展 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复合型、通用型、一专多能型人才需求总体上长期趋旺。如需求趋淡多年的数、理、化、文、史、哲基础学科因其对专业、职业的复合、通用、知识迁移度强而重新受欢迎,世界著名的日本三菱银行招聘雇员中,复旦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生已连续2年囊括首席,而该校及专科财经院校的金融、 国际经济等毕业生却因专业面窄落聘;报社、电视台等新闻传媒机构重新青睐文、史、哲专业毕业生而冷落同校新闻专业毕业生。这就说明,考试科目宜综合不宜细化,考试内容应注重复合性、能力,尤其知识迁移能力。 4.社会需求个性化发展趋势要求改革从内容到形式均与之吻合 从1990年泰国宗滴恩全民教育世界大会到1996年4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习:(人类的)内在宝库),贯穿其间的基本思想为,必须满足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是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基本内涵的发展变化总体趋势。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形成,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激烈的竞争、重组、调整,已由过去的趋同、划一转向个性化发展。各企业、用人部门对大学毕业生除基本要求外另有风格迥异的个性化标准。如浦东发展银行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已对企业雇员提出掌握运用计算机、现代通讯甚至驾驶技术的特殊要求。这一趋势也较深刻表现在居民的观念和行为中。调查中发现,考生家长比较一致的认识是,选择专业重于选择学校,而往往招生志愿中能提供给考生的专业多样化程度较低。1994年,有一位考生被第一批招生的重点高校录取,但由于专业与性向不符,他最终选择了低于专科最低录取线的民办高校的宝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