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是人们对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实行校际合并或联合办学所产生效益的期望。 1993年,南昌大学的建立开创了我国文理综合性大学与工科大学合并的先河。5年的真合、真投、真改、真干, 南昌大学初步形成了“文理工渗透、学研产结合”的新型办学模式和富有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办学实力大大增强,办学效益明显提高。赞叹之余,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南昌大学能够做到1+1>2? 要想使1+1>2首先要1+1=1 合并,并非是简单地把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两块校牌换成一块“南昌大学”的新牌子。要产生1+1>2的效应, 就必须实现真正的融合,而不是搞“联邦”。 江西省委和省政府为南昌大学组建了一个好班子。时任省长的吴官正和主管教育的副省长黄懋衡先后“三顾”清华园,聘请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原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潘际銮教授出任校长。吴官正又找省教委副主任周绍森谈话,要他担任党委书记。其他成员也都经过精心挑选,以后又提拔了三位优秀的年轻干部。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不是因为主要领导的声望和地位,而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不受原先两校小集体利益的干扰,事事处处为南昌大学的发展前景着想,“公平、公正、公开”,新校级领导班子很快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拥护和信赖。 两校合并后面临的首要工作就是机构调整和中层干部的安排。南昌大学按照“合二为一”的原则,坚持“一套机构,一套人马”,任人唯贤,工作第一;同时注意原两校的相对平衡。由于工作做得细、做得实,校级领导齐心协力,广大中层干部识大体、顾大局,仅用了3 个月就初步完成了学校机构设置和干部调整工作,实现了对全校教学、科研工作及人、财、物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尽管科类不同,也有不少专业重复设置或接近。为了实现“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南昌大学宣告成立后立即对系及专业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一是按照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原则,把原两校重复设置的系科、专业合并;二是根据现代科技发展方向和江西经济建设需求,改造了一批学科、专业。原两校76个专业优化组合为29个系,大多数系都按文理工渗透的思路,对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作了修订和改革,并于合并当年开始实行按系招生。 经过机构和学科专业的调整,两所历史相当、规模相似、实力接近的大学合为一体。 “组合”成为“化合”为大发展创造条件 新体制运行一年后,南昌大学的党政领导向全校宣布,将29个系组合成9个学科群。 组建学科群的总思路是:文理工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挥多种学科的综合优势组织学术梯队,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科技攻关,组建产学研基地,形成办学特色。 校领导精心制订了学科群建设的计划,并对各学科群教学、科研用房及各系学生宿舍重新进行安排。这项工作堪称“大动作”。仅用房调整搬迁工作就涉及80%的系和近3000名学生。 潘际銮校长回忆说:1994年的暑假,领导干部和机关的同志一天都没有休息,反复研究学科群建设方案,说服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同志。 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学科群的建设按计划顺利完成,体制改革由此进一步深化。就像那支民间情歌,“将泥人儿摔碎,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人们很难再分清哪儿原来是江西大学的,哪儿原来是江西工业大学的。紧接着,南昌大学又在学科群的基础上联合相关的研究所(室)和科技产业建立了学院,使其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实体。 党委书记周绍森认为,学科群建设是南昌大学改革发展历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使两校合并工作通过学科建设实现更广泛更切实的融合,推动并校从“组合”升级为“化合”。同时它提高了学校综合实力,为发挥多学科优势创造了条件。 干部和教师对建设学科群的效果感受更为深刻。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大都设有计算机系、计算机研究所和计算中心,共6个单位; 与计算机有关的信息工程系也各有一个。力量分散,设备不足,学术上形不成梯队,科研上也只能小打小闹,无力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南昌大学成立后,原两校的计算机系合并,实力大增,当年就拿到课题经费11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先后完成了“江西银行系统金融证券全省联网系统”、“江西邮政联网系统”、全省防洪防汛信息系统等关系江西社会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的科研项目,成为江西信息产业的龙头。今年,他们的产品又打入了日本市场。 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率地说:刚刚听到校领导决定建立学科群,还要让我们搬家的时候,我们是想不通的。使他们真正想通了的,还是学科群和学院建立以后的新气象和大发展。建立学科群的当年,食品工程系有了硕士点,1996年有了博士点;生物系也新增了微生物专业硕士点。4年来,有50 多名教师晋升了副高以上技术职称。过去搞科研,理工分家,谁也搞不了大课题。现在不同专业的教师携手合作,仅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就有13项。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华说,学科群和学院的建立,使学科的根扎得更深,方向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