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大学校 在法国,把综合技术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国立行政学校、国立道路·桥梁学校等独特的高等教育机构通称为“大学校”。但对于大学校的定义及解释则并不很明确,有许多种说法。根据法国学生杂志《大学生》对300多所大学校的描述,可以看出大学校有如下共同的特征:(1)分属政府各部,也有部分私立;而大学则由国家(国民教育部)设置管理。(2)一般不招收高中毕业生,而是从专门的预备班中招生, 也从大学第一阶段招收少部分学生和从大学第二阶段招收少数插班生,学生入学需通过严格的单独考试;而入大学只须具有中等教育毕业资格,大学不再进行入学考试。(3 )培养目标是政府各部门与企业的领导干部,而大学则是培养专门人才和企业的中坚干部。(4 )在教学方面偏重实际运用;而大学往往以理论教育为重点。(5)规模不大, 现有的三百来所大学校共有学生五万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工商两科。(6 )大学以外的高等教育机构。 二、大学校创建的原因 1、古典大学和学院的缺陷 中世纪的时候,法国就建立起一批古典大学,如最负盛名的巴黎大学,还有奥尔良大学、里昂大学等。这些大学在刚建之初推动了法国教育的发展。到十六和十八世纪耶稣会学院非常盛行。在大学和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的行会色彩越来越明显,导致了大学的保守性和封闭性,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大学这一缺点暴露更加充分,受到舆论的种种责难;而耶稣会学院由于其本身的反动性和教会内部的斗争及长期以来的名声不佳,在大革命前就纷纷被关闭,而希望建立一种新型的学校。 2、统治阶级对内外强权政治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路易十五(1715——1774)继位后,为挽救“国威”争夺海外殖民地,多次对外宣战,急需军事人才,便于1720年首先办起了炮兵学校,后来又办了军事工程学校和骑兵学校。经济方面,18世纪法国工场手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如采矿、冶金、纺织,这就使得创办于中世纪的大学显得越来越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于是国王下令开办一些规模较小,便于管理的专门学校如桥梁公路学校,巴黎矿业学校。大革命后,新的资产阶级为了稳定国内外的局势,意识到“共和国……需要技师”,“为新的社会奠定基础”,〔1〕实施“学校革命化”的必要性, 先后建立了理工学校、巴黎师范学校和一些军事学校。这些学校统称为“大学校”,主要是为了表示与名声不好的旧大学不同也与初等学校不同。 大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大学几百年来的一统天下。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高等学校以各自的方式发展,谁也取代不了谁,形成了一个国家两种高教的局面。 三、大学校的特色 1、独特而严格的招生制度 法国大学的招生属于开放型,凡持有高中毕业会考文凭或同等学历证明者都可到大学报名注册,不设入学考试。大学校的招生则是典型的选拔型,一般不直接招高中毕业生,而是从专门的预备班中招生,所以进入预备班是进入大学校的必经之路。预备班没有入学考试,根据报名者中学成绩择优录取,每年招收近10%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预备班的几乎无一人不是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主要学习基础课程(数、理、化、制图、外语)难度较大,课时很多。在预备班读完后,需参加大学校单独或联合举行的考试。这种考试难度很大,一般都有初试和复试。各大学校的性质不同而具体的招生考试和录取标准不同。如高等师范学校初试为笔试,考四门公共课,两门专业课近30小时;通过后还需参加口试,分五门公共课和两门专业课。巴黎综合技术学校更严,初试后需经四次复试,有20多个项目的考核。只有合格者,才能被录取。所以大学校录取的基本原则是择优选拔、优胜劣汰。 2、教学方面高标准严要求,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校重视以研讨、实习为中心的小规模教学,聘请高级官员、政治家、企业干部到学校任教授。在教学目标上不是培养狭义上的技术专家,而是培养作为判断、解决问题专家意义上的适用于任何领域的通用人才。如隶属工业部的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理论加实践”,对学生进行一种包括理论、应用和“非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国立行政学校直属政府、培养高级行政官员、学制2年半, 教学的显著特点是通过反复实习,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政府运作机制和外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以获得丰富的实际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迅速判断、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高等师范学校在教学方面追求学生禀赋的发展,重视掌握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促使学生富于创造精神和适应能力。总的来说,各类大学校在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们都强调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理论紧密结合实际,强调综合培养,把人文、社会、经济、语言等普通课放在相当的地位。 3、大学校与高级官僚层联系紧密 这里的高级官僚层主要指财务监察院、参事院、会计检查院以及高级技术官僚层和县一级高级行政官僚层。它们与大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级官僚层一般都从大学校毕业生中获得人材而补充其成员,同时,还通过向大学校毕业生提供其势力范围之内的政府各部、国营企业等重要职务。高级官僚层的成员们经常动员起整个关系网,为自己成员的“就职”而奔走,并且高级官僚层成员在退出原有的领导岗位时一定推荐和自己属于同一高级官僚层的人来接替自己。另一方面,大学校的毕业生则要尽可能地于就职有利。正是在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基础上,国立行政学校毕业生中成绩在15名之内的学生几乎每年都毫无例外的进入了财务、监察院或会计检查院、参事院。正如一位大学校的毕业生说:“如果没有高级官员的鼎力相助,象我这样现在只有30岁的人哪能来到总理政府官房向各部部长发号施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