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质量。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今天,面对21世纪的到来,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应更加受到重视。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但毫无疑问,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在指标体系中举足轻重。因为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培养质量的优劣。为此,目前研究生入学后的管理主要是通过两个环节进行控制,即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所谓目标管理,是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程序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审。所谓过程管理,是指通过“中期筛选”程序,将专业素质差,科研能力弱,预期难以完成合格培养目标的研究生淘汰,不让其进入学位论文的培养阶段。显然,这两种管理,都是必要的,需要加强。我们在管理实践中感到,目前相对较突出的问题是过程管理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中期筛选”程序不够严密,特别是如何判断一个研究生是否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是否具有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的潜质,缺乏较明确的衡量指标。课程学习成绩虽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它毕竟主要反映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状况,不能直接反映综合科研能力。在通过中期筛选的研究生中,实际上有部分人难以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而到了论文答辩阶段,对这部分人如果从严则会降低培养效益,如果从宽就要降低标准。为改变这种两难局面,当前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手段来强化中期筛选,加强过程管理。建立研究生中期论文制度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其内容可以简要表述为:研究生在入学后的一年半内,必须完成一篇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在中期筛选中,该论文是通过中期筛选关,进入学位培养阶段的必要条件之一。建立研究生中期论文制度的目的在于:其一,评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预测其能否完成合格标准提供较明确的、客观的依据,以加强培养质量的过程管理。其二,对于学习优秀的理学硕士研究生而言,根据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最近下达的《关于开展理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改革的若干意见(征询意见稿)》的精神,可以用硕、博连读的方式,在硕士的中期阶段即可直接攻博。那么,中期论文可作为判断该生的科研能力以及能否进入攻博阶段的一个参考。其三,促进研究生提高科研水平,通过中期论文,经历一次较系统的科研能力的训练,从文献的检索到阅读,从确立选题到构思文章,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能得到学习和锻炼,从而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中期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在于:中期论文侧重提高培养质量,学位论文侧重检验培养质量;中期论文是学位论文的前提,学位论文是授予学位的必要条件。 从控制论的观点看,要实现有效的控制,施控系统就要根据受控系统反馈的偏离目标的信息进行调节,实施反馈控制。以改变受控制统偏离目标的状态,使其合乎目的地运动。实施反馈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受控系统已经出现偏差状态后进行调节;一是预测受控系统可能出现的偏差,提前发出纠偏指令给受控系统,而不必等受控系统出现问题后再调节。控制论把后者称为“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一种超前型的反馈控制,其作用在于预防偏差,提前采取对策以消除隐患,提高控制效率,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控制。建立并实行中期论文制度就是“前馈控制”。即为提高学位论文阶段的培养质量,在培养的中期阶段就预先使研究生通过中期论文的“演练”,并以此作为对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研究生进行“资格确认”的必要条件。通过实施“前馈控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位论文阶段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培养效益。在实施理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时,也有利于保证硕、博连读研究生的质量。 其实,为控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西方一些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中,也有在学位论文撰写前采取“前馈控制”的措施。但一般是通过严格的课程考试来进行。如美国,硕士研究生被录取后,要通过两次考试方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一次是在第一或第二学期举行的“初级考试”,以此来测试研究生是否具有较好的大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初试不合格则视成绩情况,或要求补修一些大学课程,或予以淘汰。第二次是在第三或第四学期举行的“综合考试”,目的是考察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广度深度。未通过者被“筛”掉。博士生在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则必须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方被允许撰写博士论文。法国规定博士生在准备博士论文前,要经过一年的课程学习,获得“深入学习文凭”后方可转入论文阶段。那么,为何这些国家注重课程考试来进行筛选而不是其它手段呢?可能基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些国家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并不十分严格,有些学校不设入学考试,用考核方式录取,实行“宽进”,因而有必要在入学一段时间后用考试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二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在培养研究生时,十分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导师的课题经费来源也比较多,研究生有较多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此过程中锻炼科研能力。并且,导师也能从中观察、掌握到学生科研能力的情况,自然对其是否有能力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心中有数。而我们国家有较严格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实行的是“严进”,生源质量有一定保证,如果还要像美国那样入学后不断组织较大规模的“初级考试”和“综合考试”,则意义不大,而且会分散研究生对提高科研能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经费还比较紧缺,且主要靠国家拨款,来源渠道少,不少研究生导师较难申请到课题经费资助。这样研究生就较少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导师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了解也不太容易。因此,在研究生中期筛选中,采用中期论文制度来考核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就比较适合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