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正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取得了惊人发展,许多民族在短短的时间内跨越了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跳跃性前进,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在解决民族问题时,主要抓了三件大事:一是在民族政策上,根本区别于西方国家,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原则;二是在政治体制上,不照搬前苏联的作法,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三是在经济文化发展上,采取各种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尽快缩短历史跨越所出现的差距,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与教育。 在民族教育方面,我国几十年来一是抓好民族基础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大批中小学,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有了正规的学校,有的地方还逐步普及了初等教育;二是先后建立了一批高等院校,尤其是10多所社会主义新型高校——民族学院,为民族地区政权的巩固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民族地区开展的调查表明,民族地区的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中,相当一部分毕业于民族学院,他们在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群众称之为“永久牌”的人才。各民族地区40多年的历史证明,大力发展教育,培养造就少数民族建设人才,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创建民族学院,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英明决策,远见之举。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先是阶级的消亡,再是国家的消亡,最后才是民族的消亡。因此,民族问题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在当今世界上,单一民族国家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国家现在都重视民族问题,并采取了种种措施与政策。实践已证明,建立民族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提高民族素质,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团结的有效措施。笔者拟从我国民族学院所具有的特点和特殊功能的角度,阐明民族学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学生的构成 民族学院与内地高校不同,与民族地区的一般院校也不同,其学生的主体是少数民族,这是民族学院的一大特点,也是民族学院不可替代的主要原因。民族学院自创办之日起,就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以招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为己任。审视全国10多所民族学院40多年的招生情况,不难看出,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既是国家对民族学院的要求,同时也是各民族学院的自觉行动。据统计,40多年来全国民族学院招收的学生中,80%以上系少数民族学生。与之相比,不但内地其它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占份额远远低于此比例,就是民族自治地区的一般高校,如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吉首大学、凉山大学等,少数民族学生仍不是学生的主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地许多高校、包括重点大学,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一种为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办法——举办“民族班”。在创办民族学院、建立民族地区高校的基础上,依托内地高校,尤其是一些师资力量强的重点大学举办“民族班”,确使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整体力量也得到了增强。从10多年的实际情况看,定向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少数民族人才。但是,内地高校尽管办了一些“民族班”,然而整个学校的学生主体仍是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40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的民族学院由于一直坚持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通过进入民族学院深造的途径成为本区域、本民族的高层次人才。因此,民族学院事实上已成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通往高等教育的主要桥梁。 毕业生的分配去向 纵观民族学院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主要是在民族地区,这也是民族学院不可替代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民族学院的创建和发展历史来看,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定在民族地区,其教育服务指向始终是少数民族。几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形势的变化有所转换,但民族学院的存在与发展始终与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其招生区域逐步扩展。譬如,西南民族学院的招收区域已由原来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扩展到除台、港、澳外的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但民族学院主要教育服务指向未变,仍然主要是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民族学院仍然是民族地区的“人才工厂”。各民族地区既是民族学院人才的“原材料”提供者,又是民族学院人才“产品”的大市场。与其它高校毕业生相比,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回到民族地区,除了服从国家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出于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有一种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经济文化的责任感在驱动着他们。这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与责任感有着巨大的内驱作用,是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毕业生扎根民族地区的重要原因。民族学院毕业的大批少数民族学生回到家乡后,担负起政权建设和发展经济文化的重任,他们安心工作,默默奉献,许多人都成了各条战线的骨干。民族学院的大批少数民族毕业生扎根民族地区,被少数民族群众称之为“永久牌”干部。 办学模式、办学方法 民族学院既遵循一般教育规律,又注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40多年来已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层次办学模式和较特殊的办学方法,这既是民族学院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民族学院不可替代性的重要表征。如前所述,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学院学生的主体,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又来自多个民族,这就决定了民族学院学生间存在文化差异,也决定了民族学院存在多元文化的特点。而这种其它高校不存在的差异性和文化多元的特点,又决定了民族学院在教学的组织方面,在学生的管理方面以及后勤服务等方面,必须注意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特点和心理特点,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同时,结合实际形成民族学院不同于一般高校的特色。 我国的少数民族不论在解放前,还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从社会经济形态来看,就呈现出多样性,从教育来看,也是如此。比如,在延边朝鲜族地区,云南的大理白族地区,丽江纳西族地区等,现代教育有较好基础,发展快,与汉族地区差距不大;而有的地区、有的民族,解放前是刀耕火种,现代教育几乎是空白。对来自教育发展程度极为悬殊的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如果象内地其他高校那样编班组织教学,不采取相应的特殊措施,不但教学无法组织,就是生活管理也存在困难,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所以,民族学院与其它院校相比,从建校之初就专设了特殊教育层次——预科。预科是针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的客观实际而设立的,其功能是一种桥梁作用。这种桥梁作用一是指文化知识,二是指非文文化素质。在民族学院这个特殊文化氛围中,使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亲自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逐渐具备平等相处、友好交往的健康意识和心态。40多年来,这一特殊层次随着民族学院的发展而日益正规化,为民族学院和其他高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生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相对薄弱的状况仍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这就决定了民族学院预科必将在相当一段时间继续办下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民族学院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方面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