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原则 “战略”一词原指“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1〕, 后来逐渐被借用来泛指对某一领域(系统)发展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这种谋划主要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措施及其实施程序、提出针对某些可能出现的问题所准备采取的因应对策等。上述界定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共识:“战略是科学,也是艺术”。说它是科学,这是指制定战略必须遵循本系统内、外部诸要素相互作用和由此引起的系统运动所固有的规律。说它是艺术,这是指系统及其环境的复杂性使系统发展战略的“解”常不唯一,制定出来的战略总是制定者对诸多可能的战略进行选择的结果,它总是与战略制定者的价值观和某些思维特点等主观因素有关。战略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表现告诉我们,客观、主观和主客观结合状况的不同,将使制定的战略有正误、优劣之分,或者说有“合理度”的不同。而且,主客观的变化将引起已有战略合理度的变化。为使系统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合理战略。因此,制定并适时调整战略,对各个领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永恒的课题。 近年来,国内对我国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以下简称“高教发展战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2〕在这里我们将不讨论高教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措施和对策,而侧重探讨制定高教发展战略的若干基本指导思想与普遍原则,以期对高教发展战略的决策提供一点参考。 “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是一个已经取得广泛共识的命题。这个命题之所以正确,是因为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它的发展是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系统、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显然,如果教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将拒绝给予它所要求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这就迫使它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1 )与社会相适应是教育系统发展必须追求的总目标,适应则进,不适应则退,不适应则亡。(2 )由于教育与社会系统都是不断变化、发展,而不是静止的,因此适应不是一次完成,一劳永逸的。适应了,又会出现新的不适应,经过改革、调整达到新的适应了,还会出现更新的不适应。可以说,教育发展的过程是…不适应→适应→新的不适应…以至无穷的一个链形过程。(3 )由于系统的惯性和适应有待于创造必需的条件,因此教育发展往往不可能实时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由上述分析可知:适应是教育发展的总要求,而适应又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可以是“令人满意的”,但不会有“最佳的”。这样说,绝不意味着教育系统有了为自己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辩解的依据,相反,它只是说明适应实际是无止境的,追求适应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与决策的总原则应当是,使高等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里需要讨论的是,这种适应的判据是什么? 一、适应应当是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或称整体)适应而不是片面(或称部分)的适应。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社会发展是社会各子系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相互作用的总体结果,而不是它们各自孤立发展的叠加。同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绝不是各子系统各自需要的简单加和。因此,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切忌片面满足某些部分甚至个别领域的需求。必须特别注意的是,部分或个别领域的需求往往是比较明确而具体的,而整体的需求则常常是相对模糊和抽象的。或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或由于政治、经济上的种种原因而屈从于来自某些部分的片面需求压力,国内外高等教育在发展战略上都有过许多不当或错误抉择的实例。例如片面强调政治或经济发展的需要,片面强调理论或实际发展的需要,片面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或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等等。实践证明,这种片面性对社会及其各子系统的发展都起着阻碍以至破坏的作用。这些教训是必须深刻记取的。 二、适应是指不仅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当前和近期需要,而且能适应那些可以预见的社会中、长期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及其需要是不断发展和改变的,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如果不着眼于未来,那么今天培养的人才必将在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缺乏未来工作所需的必要基础和基本储备。那将是今天教育的一个历史性错误。所以,高教发展战略应当“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具有某种超前(先行)性。必须注意的是,当前和近期的需要往往比远期和未来的需要表现得更为明显、具体、迫切和容易取得共识,它们对制定发展战略的影响和压力因而也往往是主要的。所以,制定高教发展战略必须对此有清醒的、充分的认识,防止因此可能产生的各种“短期行为”,使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培养目标和规格、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能为未来需要提供准备。 三、适应应当表现为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全面发挥。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方面的功能,这两者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具有矛盾的统一性。历史证明,如果从社会本位论或个人本位论出发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或个体功能,最终将既有碍社会发展又有害个体发展。因此,教育发展战略必须保证和促进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发挥其个体功能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与不足。这是我国高教发展战略从全面发挥教育功能的要求出发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的战略选择应当是:在高等教育目的上,培养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在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上,克服过分专业化的弊端,使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大的社会适应性;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智能培养,为个人发展建造宽厚的基础;在教学组织与形式上,突破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现状,采取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相应组织形式,向社会化、终身化过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