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在国家指导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分成了三片,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体现了通过非均衡性的发展,最终实现均衡发展的思想。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上,还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要求发展高等教育稍快一些的呼声连年不断,但是这种要求由于种种因素制约而难以实现。本文想就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提出高教非均衡性发展的主要依据 近几年,高教发展总体上比较慢。1996年招生比1995年增长4.2 %;1997年比1996年增长3.4%。 在中国的大盘子里各省市区招生数的增长虽稍有高低,但差距不大。1996年增长最高为广东12.67%, 其他增长在6~10%的,还有江苏、浙江、宁夏3省;1997年增长最高是贵州9.6%,其他超过6%的有河北、浙江、福建、湖南、广西、云南、 青海等共8省。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 我们建议在高教的发展上要采取非均衡性发展战略,主要依据是: 1.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同。 1996年全国人均GDP为5634元。按各地区发展水平看,在4000 元以下的有安徽、江西、四川(含重庆市)、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除安徽、江西外,均为西部地区;4000~6000元者有河北、山西、内蒙、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 新疆; 6000~8000元者有辽宁、黑龙江、山东;8000~10000元者有江苏、 浙江、福建、广东;10000元以上者有北京、天津、上海。 其中超过6000元的省(市)都是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GDP 的差距达数倍之多(详见表一)。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先在沿海东部地区发展,然后再逐步扩展向中西部地区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由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较快增长,劳动力价格上升,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原来的廉价劳动的优势已经不多,必须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才能求得新一轮的发展。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则正处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对从事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 表一 1996年各地区人均GDP水平 4000元以下 4001-6000元 6001-8000元 8001-10000元 10001元以下 全国(5634) 安徽(3881) 河北(5345) 辽宁(7730) 江苏(8447) 北京(15044) 江西(3715) 山西(4220) 黑龙江(6468) 浙江(9455) 天津(12270) 四川(3763) 内蒙(4259) 山东(6834) 福建(8136) 上海(22275) 贵州(2093) 吉林(5163)广东(9513) 云南(3715) 河南(4032) 西藏(2732) 湖北(5122) 陕西(3313) 湖南(4130) 甘肃(2901) 广西(4081) 青海(3748) 海南(5500) 宁夏(3731) 新疆(516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 说明:(1)4000元以下的省(重庆市未划出)除安徽、 江西外均是西部地区 (2)最低贵州为最高上海的1/10;6001元以上的省市,实际均超过西部地区的一倍,说明差距很大。 2.人民生活水平的不同和对教育需求的变化。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农村,平原与山区呈二元化发展态势,居民收入差异悬殊,这种差距反映到对教育的需求上,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孩子能上学,完成义务阶段的教育就满足了;生活稍好些,要求让孩子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由农村进入城市,找到一份工作,也能满足了;而生活更好些,像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由小康向富裕过渡时,居民要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趋强烈。这种需求,应当是我们研究教育发展的主要客观依据。 3.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投入力度不同,可能运用的现有教育资源不同,必然对今后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据国家教委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6年高校预算内生均事业费和公用经费(表二、表三),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均超过一倍,生均事业费最高的上海(12745.85元)超过最低的安徽(3402.48元)2.7倍;生均公用经费上海(5392.69元)超过安徽(1206.13元)3.5倍。 当然生均经费的计算,有部属学校多少、各地物价因素以及原有基础,并不完全反映当地教育投资的多少,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各地高教基础的差异,以及对今后教育发展所提供的基础条件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考虑今后发展时必须充分利用现在拥有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