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高等教育虽然处境艰难, 但改革并未止步。1992年以来,俄政府先后出台了《高教领域国家政策的基本原则》、《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草案)》和《国家教育标准》,以及《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结构的决议》等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于1992年6月颁布了《俄罗斯教育法》,尔后进行了增补修改,于1996年1月付诸实施。依据上述的文件精神,俄罗斯高等教育进行了如下改革: 1.改革专家培养结构 前苏联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只有一个本科教育层次,而且大学毕业生不授学位,只授所在领域的专家称号。80年代末以来,俄罗斯在借鉴西方高校办学经验的同时,开始实行高等教育的多级水平制度,力图与国际教育接轨。为此,俄科学、高等学校和技术政策部高等学校委员会于1992年3 月通过了《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建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的决议》。《决议》指出,建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应根据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更加灵活地培养一般文化、科学和专家职业等方面的人才,以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和社会对文化与教育多样化的需求为目的。同年3月又颁布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 据此条例,俄罗斯高等学校开始向三个层次过渡:第一个层次为不完全高等教育,学制二年,结业者授予不完全高等教育证书,持此证书可进入任何高等学校的相应专业继续深造,也可在接受一年半以下时间职业培训后取得相应职业的初级专业人才的资格。第二层次为基础高等教育,学制2—4年。受过不完全高等教育者学制2年, 受过普通中等教育者学制4年。学生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第三层次为完全高等教育,学制2—3年,开设专门化课程, 毕业后授予能胜任某一专业工作的资格证书和硕士学位。在第三层次教育的基础上再设置副博士和博士研究生院,学制3年,凡通过课程和论文答辩者,授予科学副博士或科学博士学位。 多层次高等教育改革目前只在少数高校试点。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特别是增设学士和硕士两个学位,主要目的在于增强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和解决国际学位对等,培养面向世界专门人才问题。 2.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 为了培养专业面宽,适应性强的专门人才,俄高校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对现行专业目录进行重大调整,将375个专业调整合并为76 个大专业,称为“方向”。专业数目大量减少,专业面大大拓宽。新的专业方向下大都含有若干小专业。如生物学方向下设动物、植物、遗传学等11个小专业。根据市场经济和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增设了新专业,如“国家和市场管理”、“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等,还新设了一些跨学科的方向,如“化学工艺与生物工程”等。 3.重构课程,加强基础 为76个方向中的40个方向编制了新的课程计划,取代原苏联高教部制定的教学计划。新的文件不称“教学计划”,改称“课程”,成为“国家教育标准”的成分之一。每一份课程计划都规定了两处主要数量指标,一个是按专业方向(而不是按小专业)设置的课程名称和数量,另一个是全部教学科目的总课时。 统计表明,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分列4类课程,前2类为基础课,即人文—社会经济类(占总课时的近25%)和自然科学类(25%—40%),第3类属专业基础课,即普通技术类(30%—40%),第40 类是专业课(15%以下)。 人文—社会经济类课取代了原先的马列主义公共课,设立了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心理学等科目;自然科学是理工通用型的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基础及信息学等。这两类课作为共同基础课,体现文理交叉的特点。 4.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和信息化 俄罗斯在《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内容应该保障社会总体文明和职业文明的国际水平;使受教育者形成与国际背景相应的现代知识水平和教育大纲的水平;个性与民族文明和国际文明相融合等,为了达到国际水平和教育国际化加强了外语和作为外语的俄语的教学,发展与国际高速信息网络联网的电子通信系统,建立国际高速信息网络联网的电子通信系统,建立国际高教信息—图书中心,出版远距离国际高教方面的印刷品。在有关改革学位制度的基础上与有关国家就学历和证书的互相承认进行商谈,以便增加教育出口,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 5.改革招生办法 招收自费生,向学生和受教育者直接收费,以增加学校的财政收入。许多学校利用市场法则采取变通办法。例如,国立乌德穆尔特大学,在一些热门专业和外语、营销、金融与信贷、信息技术等专业招收以证券形式付费的自费生。办法是由银行或保险公司向学生提供无息贷款。用以购买由教育投资公司发行的有价证券。每张证券面值150万卢布,相当于大学生一年的学费。持有者均可参加该校有关专业的收费教育,贷款由学生毕业后分期偿还。这种办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求学机会,也促进了学校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也使后者关心学校的活动和质量。 6.实行校际联合 为了尽快实现多层次高等教育,一些高校开始走联合之路,如现国立鄂木斯克农业(综合性)大学就是由两所院校联合建成。即拓展了学校的层次,同时大幅度减少管理人员,提高了办学效率。 7.建立和实行学校评估和认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