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是指基督教会及天主教会在中国(主要指大陆)所办理的女子高等教育。它包括教会女子大学中的教育,也包括其他教会大学中的女子教育。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既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具有现代文化素养的知识女性,开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又在教育内容、方法及管理体制等方面留下了不少的有益经验。这些不但在当时曾为国人兴办女子高等教育提供了很多借鉴,而且时至今日,对于办理女子高等教育仍有参考价值。然而,在我国解放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由于人们对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缺乏了解,使其远藏深山无人识。本文试图从史实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加以历史的考察和全面的研究,以期得到正确认识,弃其糟粕、吸取精华,更好地发展当代中国的女子高等教育。 (一) 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传教士作为帝国主义者的同路人大批涌入中国,他们不仅设教堂、开医院,还建立了一些教会学校。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教会女子学校, 是1844 年英国传教士亚尔德西女士(Miss Aldersey)在宁波设立的宁波女塾。在此之后, 又有一些教会女校相继成立,如公理会裨治文夫人(Mrs Elijan C ·Bridgeman )于1849年在上海设立女学;美以美会麦利和夫人(Mrs Robert S ·Macly)于1815 年在福州设立太茂女学(后为毓英女子书院)。 据统计,1844—1860年间,西方教会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五个通商口岸共设了11所女子普通学校。〔1〕这些早期的教会女学创办之时,由于国内封建势力非常强大,故困难重重。创办者们为了吸引学生,四处游说,并向学生提供许多优惠条件,如给衣供食、补助津贴等。经过多番努力,才收到少量的贫苦家庭出身的女孩或孤女弃婴,作为最初的学生。所以,这时的女学在某种意义上更象一种慈善机构,规模很小、教育水平很低,常由传教士的妻子充当教师,主要向学生灌输宗教的基本知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英法在华势力的不断扩大,教会组织也从沿海向内地渗透,这便为教会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机。同时,由于洋务运动后,中国的开放程度逐渐增加,人们对传教士的疑惧和敌对情绪有所减缓,一些开明人士愿意送孩子进入教会学校,希望接受较多的西学知识。在这种形势下,教会女子教育的规模得到扩大,人数不断增加。1869年,全国基督教会的女生已达576人,1877年增至2064人。〔2〕到1907年,仅天主教会在江南就设有697所女校,在校学生已达15300人,而同期天主教在该地区设立的男校只有675所。〔3〕在这些教会女学中,除了大量的具有初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外,还出现一些具有中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如1890年监理会在上海设立的中西女中,以及公理会建立的贝满女子中学(该校始创于1864年,发展至1895年,开设了四年制的中学课程)。在这类学校中,办学方针已不是单纯的传教,而是要造就较高层次的人才。因为“教会所最初信托于中国妇女者,为宗教事业。彼等盖即所谓圣经妇女,中国女子界中之宣传基督教者也。此种圣经妇女,尚有活动之机会,但对于女会吏、圣经教师、牧师之助理人、宗教教育之领导者、宣传教义者及基督教青年会之书记,则其需求亦颇切。此种职务皆须教育,旧时之一部分之预备,盖不适用于此较广之范围矣”。〔4〕随着办学方针的变化,课程设置也有了很大的变动, 宗教课依然保留,但增加了英文课程和西学课程的份量。另外,学生入学后,按程度分班授课;学生不再是单一的贫家子女,富绅家庭的小姐快速增加;学校开始取消对学生的种种资助,并收取较高的学费。 这一时期的教会女子教育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不过,它毕竟有了一些办学经验,并在师资、教学设备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有了一定基础。因而,也孕育着更高一级教育的出现。 (二) 1905年5月,中华基督教教育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在华北、 华南、华中和华西各建一所女子大学,以便使教会女子教育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但由于师资、财力等因素的限制,一时难以建立新的大学,所以早期的教会女子大学往往是从原有的教会女子中学演变、发展而来的。 1905年宣布成立的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是第一所教会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是北京贝满女中,1905年开始添设大学课程,并招收大学生5名。这所大学除了设置四年的本科课程外, 还有两年制的专科课程。其专业主要有高等师范科、高等幼稚科、高等理化科、高等道学科等。该校规模一直较小,学生主要来自华北各省,个别来自朝鲜。1910年在校学生有8名,1912年增至20名,自建校至1919年并入燕京大学, 共毕业本科生22人、专科生27人。〔5〕这是中国最早的教会女子大学, 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所女子大学,故影响不凡。对此,首任校长麦美德(Miner,sluella)称赞:“南至长江,北至北极,东至太平洋,西至堪司炭厅,以偌大地点,仅此女子大学一处,其负责亦云重矣。”〔6〕 第二所教会女子大学是华南女子大学,它于1907年5 月在福州正式成立。这是外国教会在我国南方创办最早的一所女子大学,在欧美及东南亚享有很高的声誉。华南女大创办伊始,只设有预科班。经过数年的努力,才于1914年开设了两年制的大专课程。1916年,首届完成专科教育的5名学生毕业。大学四年本科课程的开设,则是在1917年。1921 年1月,华南女大首次有3名学生修毕大学本科课程毕业。 1915年9月17日, 第三所教会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绣花巷正式开学了。该校由五个差会资助合办,经费较充足,准备较充分,一开始便开设了四年的本科课程,招收具有高级中学毕业程度的学生。首批入学的11名女生来自南京、镇江、上海、宁波等地, 她们中除1人外,其余的在入学前都担任过教师,有的教龄长达7年。所以, 这批学生起点较高,文化程度较整齐,学习的自觉性也很强。教师们则齐心协力,努力按照英美大学的标准开展教学,以期将这所学校办成高水平的大学。 以上这三所教会女子大学之所以相继出现于本世纪初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使传教士产生了危机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人自已开办了女子初等、中等教育,其发展势头迅猛。为了保持教会女子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领先地位,增强教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教会人士认为很有必要设立教会女子高等教育。正如美以美会在中国的教育秘书盖蒙韦尔洛博士所言:“近年来中国的急速变化,需要受过高级训练的妇女来担任教育工作的要求日益迫切。”〔7〕其二,是由于传教士认识的提高。在传教兴学的实践中, 传教士们体会到,仅仅依靠传播福音或者是开办较低层次的学校,只能够影响社会下层的民众,而难以接近社会上层的人物,因此有必要投其所好,通过传授近代科学知识,培养出既信奉宗教、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从而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对此,怀有征服中国野心的传教士教育家狄考文说到:“在任何社会里,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然是具有影响的人。他们可以支配着社会的情感和意见。对传教士来说,给一个人施以完整的教育,那个人在他一生中就会发挥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巨大影响,其效果要比那些半打以上受过普遍教育的人好得多。具有高等教育素养的人像一支发着光的蜡烛,未受教育的人将跟着他的光走。”〔8〕同时, 一些具有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教士教育家还从男女平等的角度呼吁:“人们给我们女孩子多少教育?如果已经给男孩子中学教育,那一定也要给女孩子中学教育,如果已经给男孩子大学教育,那就一定要给女孩子大学教育。”〔9〕其三, 则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求。在女子初等、中等教育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女子高等教育,这是一种客观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