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要以什么样的姿态跨进21世纪,这是新世纪来临之际,高等教育界同仁正在积极思考和认真探索的重要课题。目前,高等教育界已初步形成共识,认为“以学定教”是21世纪的基本教学模式,“学本论”是21世纪教学思想的主流。但如何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服务于高等教育?对此,有的从宏观上探索它,有的从微观上探索它;有的从教育学的角度思考它,有的从教学论的角度思考它。本文则从“学习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并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以学定教”的涵义 原为《教育学》中的“教学论”,在国内外因其发展迅速,故而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但研究教学论的学者,多侧重于“教学”而疏忽“学习”,而研究“学习论”的学者又多倾向于中小学而少牵涉到大学,这些多少都有点失之偏颇。而“以学定教”之关键所在则就是从学生学习的主体出发,研究教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学者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因而必然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一)对“以学定教”的各种理解 教育界历来就有“以学定教”的模式理论,只不过理解不同而已,综合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以学法定教法”。就是学习者有什么样的学法,教育者就必须有什么样的教法与之相适应。陶行知先生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这一观点最具代表性。 第二,“以学为本体”。即以学生的学习作为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但这个观点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杜威的“学生中心论”最具代表性,它把学生看成完全能够决定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把学生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教师看成是单纯为了适应和满足学生当前的兴趣的附庸。 第三,“以教定教学内容”。有的学者认为,“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内容来决定教学内容,即学生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教的目是为了学生有所学,教是为学服务、为学存在的。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都是为了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个体社会化。 第四,“以学定学习心理”。有的学者认为,“以学定教”即是以学生的学习情感、兴趣、爱好来确定的。 (二)以学定教,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全方位的学、全系统的学 以学定教的实质就是开展学习指导和学习教育。按我们的理解,“以学定教”的涵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学习指导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道德、学习心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从而使其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品德的活动。这是狭义的“以学定教”的涵义。学习指导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至少应包括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对学习道德的指导,着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确立远大的学习目的,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道德行为、习惯,掌握学习道德规范等;二是对学习心理的指导,着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三是对学习内容的指导,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巧,并形成思想品德;四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五是对学习环节的指导,着重帮助学生掌握制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释疑难、总结提高等。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在大学阶段,开展学习指导,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基础上,懂得大学生学习学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掌握各自所学专业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意义:“以学定教”就是以教育指导学生学习为核心,以学习做人,学习做事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人为目标。这是对广义“以学定教”的理解。 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既是一项科学研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高等教育和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要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把学习教育、学习指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中,使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 广义的“以学定教”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具体包括:其一,指导大学生学会生存。其二,指导大学生学会关心。其三,指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其四,指导大学生学会学习。其五,指导大学生学会思维。其六,指导大学生学会创造。其七,指导大学生学会生活。由此看来,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的目的,就是要为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的。 二、确定“以学定教”的依据 (一)“以学定教”是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确立的 目前我国有300多万在校大学生,跨世纪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迫切需要大学生成为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素质包括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修养,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这些素质的有机统一,具体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四有”人才的标准。因此在95年初的“全国高校共青团培养跨世纪人才座谈会”上,专家们为未来人才素质下了这么一个定义:第一,能坚持有效地吸收人类文明中有用的信息、知识,具有一定智能、知识和信息的合格载体;第二,能从事创造性劳动,是知识信息组合较增强的有效动力源;第三,其创造性劳动成果能自觉地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的正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