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每年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的成果达数千项。企业科技力量相对薄弱,而科技进步在企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校与企业的科技合作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似乎不该有障碍可言。然而,现实是严峻的,高校转让到企业的成果不足总数的1/3,合作愉快、效果显著的项目不足1/10。高校科技成果积压, 企业科技水平低下,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来自高校和企业自身的障碍。 一、认识障碍 1.来自高校的认识障碍 (1)过分看重校办产业。 高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高校自办科技产业,走科工贸一条龙的道路;二是高校与企业合作,高校科技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商品化。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少数几所高校的高科技产业带来了超额利润,校办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从上至下一片赞誉之声。高教界似乎发现了“新大陆”,困扰高教的诸多问题,如科技与教学相结合、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筹措教育经费等从此迎刃而解。理论家们也为她找到了归宿:“校办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分看重校办产业,客观上严重地阻碍着高校与企业的科技合作。与企业洽谈时,高校一副居高临下、无求于人的姿态,潜台词是能合作则合作,不能合作我还可以自办产业;前景看好的成果留给校办产业,“肥水不外流”;一般成果拿出去合作。企业也有心理障碍:对外合作的项目一定是校办产业啃不动的硬骨头。 关于校办产业,很多人持不同看法。《高校产业活动得不偿失》〔1〕一文颇具代表性。事实上,无论从社会总体分工, 还是从高校扬长避短(高校缺乏办企业所必须的资金和经营管理人才),把大规模兴办高校产业作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都可谓劳民伤财之举。大量校办产业的入不敷出、岌岌可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少数学校产业办得好确实有以产助学之功效,但不可以偏概全。政府科研机构强烈呼吁“形成规模的企业应‘嫁’出去”。〔2〕高校搞科工贸一体化, 重新封闭于社会,在理论上也站不住脚,把它纳入“中国特色”更是牵强附会。所谓“中国特色”,除了人无我有外,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所以,在校办产业上要因校制宜,切不可过分渲染,不要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只有企业才是高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渠道,高教界对此要坚信不移,统一认识。 (2)对高校与企业科技合作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 高校教师搞科研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名,包括职称、地位等;二是利,包括个人获利和为社会谋利。教师在与企业合作中,自认为将同行专家评价很高的成果转让给企业无异于“雪中送炭”,且条件又比较优惠,企业应该趋之若骛,并尽可能满足学校提出的条件。殊不知,企业承接成果也有诸多困难,自然也要提出企业的条件。高校教师心理准备不足,几个回合后多半收兵回营。在名利不可双收时,退而求其次,陶醉于“名”的满足。 项目能否合作成功,负责人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提高他们对合作难度的认识,增强耐心十分必要。政府和学校的政策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走向社会、进入企业,想方设法与企业合作,而不能仅满足于“名”。教师有了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在科技合作实践中“吃一堑、长一智”,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合作的成功率将得以提高。 2.来自企业的认识障碍 (1)科技意识淡薄,短期行为严重。 企业发展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然而,相当多的企业,转轨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发展生产还是依靠外延扩大来支撑,尚未意识到主动吸收科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解决企业科技意识问题,一是靠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公平竞争的机制不完善,加强法制建设乃当务之急。只有公平竞争,科技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同时要尽早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国际惯例规范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二是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政府须通过政策、经济、计划等手段保证企业的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意识。 (2)对高校科技持怀疑态度。 我国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政府科研机构既有基础研究,又有应用开发研究,双管齐下,在社会上有很好的信誉。相比之下,高校过去侧重于基础研究,给人们的印象是重理论、轻实践。尽管近十年来,高校的应用开发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社会对高校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总认为大学教师是教书匠,充其量只能在实验室搞基础研究,发几篇文章,真刀真枪干不了。因此,除了工科院校稍好外,其它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时颇费周折。企业对高校的不信任感常常导致合作告吹。 企业的偏见是由于不了解高校的特点所致。事实上,高校不仅基础研究能力强,在应用开发研究领域也有独到的优势。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正是优势所在。只要加强宣传,特别是多介绍那些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典范,企业对高校的误解是可以逐步消除的。 二、科研模式障碍 科学研究有两种模式:一是供应模式(Supply—side),特别是科研机构决定研究项目,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取得成果后再寻找渠道将成果提供给企业;二是需求模式(Demand—side),特别是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发展战略向科研机构提出项目,提供经费,科研机构取得的成果直接流向企业。 按供应模式,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以成果为中介的合作;按需求模式,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以项目为中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