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当代大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状况决定着祖国未来的面貌。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已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做些探讨。 一、素质、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何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界对此有许多不同的定义。现在看来,这一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 1、素质 在心理学中,素质一般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尤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在人的社会性上,素质则是指主体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性及其结构,是决定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其质量的基本因素。素质可以看作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对主体行为的要求与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也可以看作是个体生理、心理结构与潜能向一定社会文化对主休行为要求与规范的方向定向发展和开发的结果。 素质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概念,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人的素质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含了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品德素质、才智素质、身体素质。第二层次,品德素质中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个性心理素质;才智素质中有科学文化素质、智力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中有运动机能素质和抵抗疾患的素质。第三层次的各个素质还可以进一步分成若干基本组成要素。 深入考察素质的结构可以发现,上述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至少存在着以下三种关系:一是相互促进关系。例如,智力素质中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个性心理素质中的性格的积极进取、坦诚开朗等要素与能力素质中的组织协调能力等。二是相互排斥关系,即一种素质的发展可能成为另一种素质发展的障碍。例如,性格,活泼、交游广泛者常较难甘于寂寞;长于组织策划者往往短于局部的具体的操作。三是相互平行关系,即相互不存条件关系。例如,品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与政治素质等。因此,素质是个体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品质等各种要素的综合。考察人的素质的高低,也应该以素质的层次为基础,正确把握素质层次间各要素关系,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2、素质教育 在人的社会性上,个体素质并不是生来俱有的,依靠零碎的自然模塑又需要太长的时间。学校教育很早就成为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式。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是依据人的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和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适应现代政治、文化发展、又适应和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普及教育、大众教育,它在充分发挥每个受教育者潜能的前提下,着重强调全体公民必须接受的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但是,从前面对素质结构要素的考察可以看出,就学生个体而言,人的素质的各要素普遍发展,各要素品质普遍提高,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一方面,某些素质要素的功能通常具有双重性,即一种素质教育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作为素质相互依存的两方面,清除了负功能,正功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作为常人,不论其发展的潜力有多大,总有一定的极限。通常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人的精力过度专注于某方面发展时,其它方面的发展就会受阻。很明显,尽管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不同阶段,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是有差异的。基础教育以培养好公民为目标,着力于国民基本素质的发展;高等教育则要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同时,素质要素之间的结构也应该是协调的、合理的,不能用一方面要素的突出与否来表征整个素质的高低。因此,我们要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3、大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一流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现代教育思想认为,高等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的教育”,即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挑战的人。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基本上只熟悉本专业的知识,而对相关专业的知识知之甚少,以至于“隔行如隔山”。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专门人才接受必要的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促进文理渗透,从而改变专业人才作为某一方面工具的形象,成为人格完善、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目的和素质的层次性,笔者认为大学生素质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培养防微杜渐的品德素质。其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它可以使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尚的道德素质,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乃至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形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保护自然的良好伦理道德品质;和谐的个性心理素质,重点是使学生保持人的心理健康,保持人的心态的平和、情绪的稳定、乐观、积极、向上,达到“平和而不保守,向上而不偏激”,能经受挫折、抑制浮躁、防止骄逸,保持真诚的虚心、专一的目标的不懈的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