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全国其他高等院校一样,河北省从1995年开始实行招生“并轨”试点,1996年本科及部分院校专科专业实行“并轨”,1997年所有专业全部“并轨”。“并轨制”的实施使沿袭多年的单纯或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高校资金供给体制和分配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究竟怎样适应这种变化?这个问题已摆在财政、教委等主管部门和高校面前。面对新的形势,财政部门如何改革资金供给体制?高校采取什么措施迎接新体制的挑战?都迫切需要拿出对策。 一、高校招生“并轨”后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从1992年开始,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实行了国家任务招生计划和调节性招生计划(含委托培养和自费生)、划定一高一低两条录取线选拔新生的“双轨制”。“双轨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尝试,它打破了高等学校统招统分,教育经费完全由国家包揽的高等教育计划经济体制,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双轨制”下,高校通过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以及多渠道筹资办学获得了一定的预算外财力,扩大了经费来源。从对河北省6所高校的调查看,这部分收入约相当于国拨经费的25%左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级费紧张的状况,调动了高校办学的积极性。 1995年国家教委在全国257所高校进行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并决定争取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高校招生“并轨”改革。从河北省高校并轨招生的收费标准看,每个学生每学年的学杂费和住宿费收费在1000~2400元之间,其他省市的收费水平在1千至几千元不等。这笔学杂费收入成为高校国拨经费之外的一项重要的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由此而产生的首要问题是:和“并轨”前相比,“并轨”后高校的收入将会增加还是减少?这个问题的结论直接关系到“并轨”后高接经费的供给方法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国家、学校和学生及其家庭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除此之外,由于“并轨制”是高等教育体剧的重大变革,因此,它的实施还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诸如:(1)“缴费上学,自主择业”后国拨经费供给的地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2)“并轨”后高校国拨经费供给体制如何改革?(3)高校国拨经费供给项目如何规范和再界定?(4)如何深化高校财务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与新的高校国拨经费供给体制相适应的高校财务管理新体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去研究和解决。 二、“并轨”后高校投资主体的变化及国家财政拨款地位的再确定 “双轨制”的实施使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经费由国家财政供给的单一投资主体,转变为以国家财政为主,社会、学校、个人等多种投资渠道并存的投资结构新格局。 “并轨”后高等院校多投资主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国家财政可以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恰恰相反,投资的总量还需要增加。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共需要的特征。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共需要产生了国家的公共职能,即个人或个别组织无力承担也不愿意承担,而整个社会又必不可少的,必须以社会为单位,由社会集中组织实施的那些事务的管理责任。公共职能一般应由财政支出来保障,财政成为公共产品生产的投资主体。当然,对不同的高等学校来讲,则应区别对待,不能一视同仁。 “并轨”后仍坚持国家财政对高等学校投资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说国家财政还要对高校投资大包大揽,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是如此,这是因为: 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质量和所能提供的劳动要接受市场的选择和承认,而个人的收入也将因此而有区别。这样一来,受教育程度与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便和收入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所以,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理应由个人(家庭)缴纳一部分学杂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并回答了“对复杂劳动支付较高工资的全部重要问题。”他指出:“在私人生产者的社会里,训练有学识的劳动者的费用是由私人或其家庭负担的,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的较高的价格也首先归私人所有。”〔1〕恩格斯坚决主张应对复杂劳动支付较高工资,其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复杂劳动者的训练费用“是由私人或其家庭负担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恩格斯的理论仍然适用。 第二,不同的高等学校,不同的专业和学科的公共需要程度不同,因而财政投资上不能同等对待。农、林、师范学校及基础学科的公共需要成分较大,需要国家给予较多投资。此外,重点学校、重点专业是高等教育的支柱和国家之急需,也应在经费供给上给予倾斜。不加区别地大包大揽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只会加重高等学校在经费上的“等、靠、要”思想。 第三,根据谁受益谁投资、按受益程度合理分担投资的原则,国家也不应包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受益主体既有国家又有个人和其他组织,那么,让国家包办高等教育就显得于理不通。 第四,目前高等学校经费短缺是普遍现象,国家财力包补“缺口”是不可能的。从国家财力状况看,1978~1993年的15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总支出由15亿元(当年价格)增加到150.4亿元(当年价格),增加了9.026倍,相当于国家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2倍多。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经费缺口不断加大,尤其农、林、师范类院校更是如此。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尽管高速增长,但仍难免提襟见肘。从调查情况看,6校都不同程度存在经费缺口,少则一百余万,多则六七百万,不难想象,全省、全国高等学校的经费缺口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内再过多增加教育经费弥补这一缺口,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