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叶的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逐渐形成了三个文化哲学派别,即自由主义的“西化派”、保守主义的现代新儒家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派。这三个派别分合异同,斗争交融,反映着现代中国思想潮流的走向。本文拟对“西化派”文化哲学进行分析批判,以浅探文化发展的趋势与取向。 一、“西化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915年,标志新文化运动开端的《新青年》问世了,《新青年》杂志一开始就高举“西化”旗帜,开始了新学对旧学、西学对中学的斗争,这场斗争的总司令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吴虞、刘半农等人都集合在陈独秀的周围,形成了“西化派”的骨干力量。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东西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认为东西文化有三个方面的不同:(一)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二)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三)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他认为文化的民族性质实质上反映了文化进化的迟缓程度的不同,即新与旧的关系。西方文化之所以先进,不在于是西方的,而在于他是近代的,中国文化之所以落后,不在于是东方的,而在于它是古代的。他深刻地认识到“近世文明,东西洋绝别为二”(注: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第111页,三联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中西文化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二者是不能调和的。陈独秀说:“文化之为物,每以立异复杂分化而兴隆,以尚同单纯统整而衰退。征之中外历史,莫不同然。”(注: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第351页,三联出版社,1984年9月出版。)陈独秀关于东西文化、新旧文化的理论,其中心思想是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思想代表了现代文化哲学中文化激进主义的基本主张,是陈独秀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 鲁迅,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史上一位思想大师,他一生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鲁迅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要不断地进步,文化亦应不断地前进,他提出:“中国的旧学说,旧手段,实在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好人无端地多受些人我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注: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版,第1卷,第13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鲁迅的文化哲学是批判的文化哲学,其使命是“将旧社会的陋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注: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5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鲁迅一直认为要推动社会的变革,就必须有摆脱了民族劣根性的国民大众,对老百姓,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运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注: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16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热爱祖国,关注民族的利益和前途,构成了鲁迅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在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彻底地、毫不留情地揭露的背后,跳动着一颗火热的、充满希望的拳拳爱国之心。鲁迅认为大量吸收外来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他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归结起来就是“拿来主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示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地吃掉……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注:鲁迅:《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鲁迅全集》,第6卷,第3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全凭我们不自私的沉着辨别。 在“西化派”的阵营中,还有两位“全盘西化”的代表人物,胡适、陈序经。胡适提出了“百事不如人”的观点,陈序经主张所谓趋向世界化的文化与所谓代表现代化的文化,无非就是西洋文化。 “西化派”的其他人物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也都向封建文化及一切守旧势力发动了猛烈进攻。虽然他们的理论武器不一,但都主张学习西方,建立新文化新道德,以改造中国,使中华民族得以振兴。 二、“西化派”产生的历史根源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曾经是强大的封建帝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曾经长期处于世界各国的前列。但到了近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形势已经出现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接着是法国资产阶级横扫封建势力,美国在1783年也宣告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西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大飞跃。世界资本主义处在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此时的中国仍然停滞在封建制度轨道,逐渐由先进变为落后。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还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在社会经济中占绝对统治地位。广大农民过着勤劳穷苦的生活。清朝的统治,已沿着中国历代王朝旧有轨道,由强盛走向衰败,政治上腐败、黑暗,军事上军备废弛;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略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近现代中国备受欺辱,帝国主义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100多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这期间,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 近现代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落后贫穷、遭受侵略的悲惨命运一直占居主导地位。而且向西方学习也一步步深入,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人物提出不同的内容,但基本上是沿着先器物层面,后制度层面,而后在文化的核心层价值观念层面这样的逻辑顺序向西方学习的。 先是洋务派搞洋务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奕忻、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面对外国侵略者入侵,他们深感忧虑。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两次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军在侵略者的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于是他们认为应当向西方学习。掌握西方制造舰炮的技术。他们购买洋枪洋炮,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等,主要是在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他们看来,“西学”的“体”,绝不能采取,“西学”的“用”的某些方面,如技艺之类,则可能为“中学”服务。“中学为体”也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孔孟之道是根本,是不可以动摇的。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