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主持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疑问,产生于“五四”时期。此前,包括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也不曾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尽管他们已经感觉到中国在这方面落后于西方。1915年中国最早的一份科学刊物《科学》创刊了,创办人任鸿隽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1922年哲学家冯友兰又在《国际伦理学杂志》上用英文发表了《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在他的影响下,外国人戴孝骞等开始研究这一问题。1944年吴藻溪将德籍犹太历史学家魏特夫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译成中文后,再度引起国人的讨论。此年气象学家竺可桢发表了《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自然科学。其后,英国学者李约瑟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他发现,中国古代科学不是不发达,而是很发达,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许多领域,远比西方领先。此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今天,我们是否从这个问题开始? 席泽宗: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科学的传统与未来》,其中即谈了这个问题。说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是一种错觉。在文章中,我认为,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不仅有科学方法,也有科学成就,还有科学精神。上述任鸿隽、冯友兰、竺可桢说中国古代没有自然科学,实际上是指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方法,而不是说没有科学成就。况且,如果严格按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方法来衡量,不仅中国古代无科学,西方古代也没有科学,就连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达·芬奇也很难算做科学家。 这里我想换个角度来谈。萨顿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史创始人,他原来学的是哲学,后来学了化学、数学,最后研究科学史,他还学习了14门外语,包括阿拉伯语和中文。过去我们以李约瑟作为研究标准时,就有人说李约瑟对中国有偏爱。可是萨顿在厚达4000页的专著《科学史导论》中,从古代一直研究到公元14世纪,也就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初年,在书中他列举了大量科学家的名字,而中国的科学家就有249人。这些人中,研究天文学的最多,医学和数学次之,而真正搞技术的只有5人。按这个数字来推论,无论如何也不能说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 李伯聪:我想从方法论角度来谈这个问题。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过,只有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科学的。因此,要想证明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你就必须先把中国古代有科学的所有观点一一驳倒,全部推翻。那么,做到这一点后,就能说中国古代无科学了吗?不行。为什么?因为很可能那些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的研究者学问都不够、功底也不深,换句话说就是太笨了,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中的有些材料他们鉴别不出来。然而,即使做到了这第二点,就能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了吗?我觉得还不行。因为我们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的文献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大量古代文献资料已经遗失了,说不定多少年后又能从考古中发现证明中国古代有科学的材料呢。因此,说“无”难。反之,说“有”很容易,只要你能证明一个中国古代有科学的事例,就可以说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否则,如果你只是用一两个事例即得出中国古代无科学的结论,显然是违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逻辑的。 可以说,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产生直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一家说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论点是经过上述三步严格论证的,因而说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论断就不攻自破了。 董光璧: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我同意席先生的看法,李先生也谈得非常精彩。 实际上,应该说从李约瑟博士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出版以后,对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已基本解决。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科学,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相结合的自然科学,是经由16至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于17世纪在欧洲形成的。此前,没有这种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古代中国没有,古代希腊也没有。因为直到15世纪末,东方人和西方人大体上一样,都各自企图解决同样性质的问题,而又都未能达到很好领悟和自觉掌握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科学史的研究已经表明,科学的形成是一个很复杂的多文明融合过程。在我们今天的认识水平上,科学已被理解为一种历史的进程,每一古老文明中都有某种科学成分成长的历史,并且只有通过众多个性的、小写的、复数的科学,我们才能较好地理解共性的、大写的、单数的科学。既然古代希腊有科学成立,那么也应有古代中国科学、古代阿拉伯科学等诸多古代科学。因而,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我觉得李约瑟的研究已经向世人说得很清楚,当然他认为中国古代科学不是理论性的科学,而是经验性的准科学或前科学。我觉得,我们应该做而且也是可以做的则是,如何弥补李约瑟研究的不足。如李约瑟就没能发现中国古代科学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理论特征。在我看来,中国古代不仅有科学,而且似乎也可以说有理论科学,不过它的特征不是公理论的而是模型论的。 中国何以没有发生科学革命 主持人:听了先生们的发言,的确有耳目一新之感。然而,我又不禁要问,既然中国古代与古代希腊一样也都有科学,那么,为什么在近代的西方发生了科学革命,产生了近代科学,而中国却没有?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李约瑟难题”。毫无疑问,“李约瑟难题”已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人们对它的研究兴趣有增无减。接下来,先生们是否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席泽宗: 我觉得“李约瑟难题”的提法不妥。李约瑟提出的问题是: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而诞生在欧洲?应该说,这个问题最早并不是李约瑟提出来的,而是我国的任鸿隽在1915年发表于《科学》创刊号上的《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首先提出来的。当然,由于李约瑟的关注而使该问题的影响得到扩大则是事实。李约瑟是40年代才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因而,准确来讲,“李约瑟难题”应该命名为“任鸿隽难题”。另外,我认为,对该难题可以研究,但它绝不是中国科学界的最大难题,更没有必要把求解这个难题作为中国科学界的所谓一项跨世纪的重大任务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