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和好莱坞,两种不同的艺术观点和经济观点,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对于美国人来说,文化是一种工业,跟其他工业没有两样,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也要享受自由贸易的好处。法国人强调“文化特殊性”,不但要保护本国的艺术特点,还要保留艺术的民族身分。法国不断对美国文化的霸主地位进行冲击和挑战。这场争斗可以回溯到二战战火刚熄灭的时候,50多年来时起时伏,从不间断。今年随着“泰坦尼克号”的在欧洲的漫游,又掀起波澜。 法国人批评好莱坞像头野猪, 所到之处把一切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拱得七歪八斜 密特朗时代担任文化部长的雅克·朗说过,美国文化政策其实是“一台文化刨床”,把艺术创作削削磨磨,当作商品生产。好莱坞电影公司像头野猪,所到之处把一切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拱得七歪八斜。今年,《泰坦尼克号》在全球乘风破浪,象征了美国在这方面拥有可怕的打击力量。这使人想起,美国今天能够在世界上称雄,既是凭借它的经济实力,也依仗它的文化霸权。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美国是唯一可以大量生产文化商品、电影、电视系列剧、音乐……供全球各阶层顾客消费的国家,1994年,欧洲联盟由法国带头,拿起“文化特殊性”的挡箭牌,把美国的文化倾销挡了回去。民族文化与波普文化暂时休战;是不是长久,这缘由要从1946年说起。 那时二战刚刚结束,法国虽然跟着同盟国赢得胜利,经济却是处在一个历史最糟糕时期,一切都严重匮乏。法国临时政府代表跟美国国务卿谈判经济援助协定,荒谬的是谈判卡在美国电影和可口可乐的进口问题上。电影和可口可乐是美国生活的象征,其作用远远超过商品本身带来的利润。此后,美国以信息图像自由流通作为借口,向全世界宣传它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而法国坚持要给美国影片的进口限额,把电影看作是艺术创造和民族天才的表现,不愿看到自己的文化受到外来的威胁。 50年以来,法美的文化冲突一直以这个为基调,性质没有改变,美国指责法国的是精英主义文化和封闭排外,这两大该死的罪孽使法国跟不上潮流,要明白当今是波普文化凯歌高唱的时代。而法国把美国影片、唱片制造商看作是传播全球大杂烩文化的圣徒,从轻的来说是抹煞各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从重的来说是一场文化上的切尔诺贝利。 这两个阵营的知识分子,在起草控告对方的状子时,尖酸刻薄,互不相让。法国作家阿兰·芬吉尔格罗在《思想的失败》一书中,气呼呼地说:“野蛮终于战胜了文明。休闲工业,这是技术时代的创造,把智慧产物降低为杂货商品,在美国这称为‘娱乐’。”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艾兹拉·苏莱曼反驳说:“对于我来说,有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之分。没有人对法国的文学或戏剧有任何异议,虽然戏剧只能打动一小部分人。但是低级文化是大众文化,这种文化把文艺创作当作商品生产,在这方面法国就一窍不通。摇滚乐、电视系列剧或者与美国现代思想有连系的巨制,所以获得成功有其世界主义的原因。法国缺少的就是这种世界主义思想。法国必须接受全球化的逻辑,学习制造轰动的公式。” 这无异是一场聋子的对话。但是这两种说法的道理没有多大区别,也都触及到问题的实质。法美文化争执转入面对面的冲突,现在看来不是对文化有不同看法。只是法国深信文化就是文化,没有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分类,要一马当先捍卫本国文化的神圣权利。美国把文化分为高级的和低级的,它并不想在高级文化领域跟法国交锋,而在大众文化方面夺取领导权,把这些作品就像是普通的商品,制造后在全球化的经济渠道中自由流通;为那些懂得如何制造的人,如何推销的人争取最大利润和最大光荣。这种观点在法国人看来是不可接受的,他们把文化看作是民族身分和长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品与商品的对抗,文化与工业的对抗无异是陶罐与铁罐的对抗。但是法国就是不服输,要在全世界充当解放十字军的领袖角色。 美国人说我们想到的只是大家都喜欢玩, 我们就来改善他的休闲生活 米高梅、派拉蒙、哥伦比亚、20世纪福克斯、环球或狄斯耐,这些美国影业巨头的意图几十年来是不变的:娱乐群众,在开开心心中赚大钱。这样做毫不内疚,其他工业可以名正言顺地赚钱,电影工业为什么不应该呢,但是也没有自卑感,尽管电影业实施福特主义的大批量生产,泰勒主义的严格分工制度,也很乖顺地不敢不为艺术服务。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指出在好莱坞电影制度下工作的天才们,像生产工业品那样采用次序分明、集体分工的方法制作影片,不但没有损害电影的质量,还是保证电影具备一种艺术内涵的最可靠手段。 直到60年代末,这些大公司都是由一些冒险家掌握的,他们贪婪专横,但是做的事却是想到群众的心里去了。欧洲导演专心探讨什么是电影艺术,什么是作家电影的时候,美国柴纳克、华纳兄弟立志要做的是娱乐工业家,有意制作引人入胜的故事片,这些影片的目的不是要人去思考问题而是让大家过得高兴。狄斯尼公司董事长迈克尔·艾斯奈在欧洲狄斯尼乐园开幕前不久说的话,很能够代表美国影剧界的主导思想:“我们想到的只是大家都喜欢玩,我们就来改善他们的休闲生活。我们拍片子是为了让大家高兴。” 影剧必须得到群众的接受,这种迎合大众、讲究“物质主义”的观点很容易扩散,在欧洲流行则要等到80年代初。自从麦卡锡时代大肆迫害左翼人士以后,好莱坞专心制造纯娱乐产品,输出没有“政治或社会内容”的作品,如喜剧片、惊险片、西部片、音乐歌舞片。法国电影界创造了自己的理论(内省、反思、概念构成)拥有自己的天才(雷诺阿、卡尔奈、贝克、杜维维埃),为此感到骄傲,并且深信它的竞争者虽在营销市场上所向披靡,在利用欧洲杰出人才上出手不凡,但是真正谈到表达“思想”、或“领导潮流”方面,一般说来还是要让位于欧洲,欧洲的中流砥柱是法国。不论是青年艺术家倡导的新浪潮,还是后来居上的佼佼者伯格曼、布努艾尔、费里尼,都是在电影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或奉为楷模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