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在京组织召开了“世纪之交东方文化走向”学术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东方文化研究的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亚洲经济危机引发的文化问题讨论进行了探讨。 一、如何从文化学角度看待亚洲经济危机。近些年,东亚经济的起飞,使人们重新看到了东方文化的价值,而当前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又使不少人开始怀疑东方文化,国际上甚至有人断言“亚洲模式已经失败”“亚洲世纪也许在开始之前就已结束”。对此,与会者指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虽非常密切,双方会相互起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直接的,不能理解成文化好了,经济就好,经济坏了,文化就一定有问题,这本身就是西方线性思维方式的结果。对于导致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次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不在文化上,而是经济本身的问题,如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再如短期贷款、泡沫经济、政府干预等等。但也有学者指出,经济原因只是一方面,不能否认亚洲模式或者亚洲价值观中固有的弊病在这次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些年,随着亚洲经济发展凸现出来的亚洲经济模式,不同于西方绝对自由的市场经济,它是以政府干预为特征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它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进一步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比如裙带关系、家族经济、腐败等等。因此,这次亚洲经济危机虽不能说是东方文明的失败,但却是商业文明和东方文明中糟粕结合的结果。今年是戊戌变法100周年,我们应借这次亚洲经济危机, 很好地检讨一下我们的文化,我们不仅要在器物文明上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也要在制度文明和国民性塑造上下功夫。 二、东方文化的价值和未来发展。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现在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在这样一种大的格局下,孤立地谈论东方文化或某一地区的文化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从文化交流、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角度看待东方文化的未来发展。那种认为下个世纪是东方文化或亚洲的世纪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可以预计,下个世纪,温良、亲和、注重情感的东方文化会对西方后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起匡正和纠偏作用,但也不能不看到,生长在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东方文化,在全世界日益被卷入现代化大潮的历史背景下,越来越失去了实现其世界普遍性价值的历史根据和条件。如果忽略这一点,盲目夸大自身价值,就会使我们陶醉在传统文化里裹足不前,从而失去最后的发展机会。这已经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血的经验教训。 三、文化讨论、文化研究如何深入。文化讨论、文化研究作为20世纪学术的一根主线,始终吸引了学者的注意力。会上,学者们以世纪之交反思的眼光,回顾、总结了以往文化讨论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空谈、清谈多,实证研究少;二是从书本到书本,与现实脱节;三是思维方式的绝对化,把东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严格对立。为此,学者们指出,不能情感地、功利地对待传统文化,要把传统文化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其次,要提倡个案和实证研究。会上,从事边远地区民族文化调查的学者,用他们的实地调查、研究,丰富、扩大了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他们提出的辨证看待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第三,历史眼光和发展眼光结合。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用符合传统文化本来面目的方式去客观、真实地挖掘其内涵、底蕴,又不能为历史而历史,同时要用现代观念和方法去审视、发现其现实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最后,要使传统文化的研究、讨论充满活力,必须面对和回答不断出现的新的时代课题。当前,亚洲经济危机的发生和“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都对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这些问题回答与否,不仅是对儒学生命力的检验,而且还有可能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东方文化的内在价值,从而焕发东方文化巨大的潜在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