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国家大力改革、社会急剧转型、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不断翻新、个体四处寻求认同这样一个高度动态的时代当中。现代化的老家的确是在西方,可是,西方的那种现代化模式显然又不是我们所能或所愿模仿的,那么,面对西方这样一个巨大的他者,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树立自己的现代化的认同呢?或者说,我们应当建立起怎样一种现代化的认同,才不至于步西方的后尘,不至于使现代化变成西化的代名词?背负着数千年的传统,我们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如何才能使这种传统实现现代转型,成为一种现代化的资源,而不是一种障碍和阻力;或者说,面对传统,我们究竟应该具有怎样一种历史意识和传统意识?本文的思考将围绕着中德现代化比较这样一个坐标具体展开。 一、社会现代化与文化现代性的辩证关系 一个无可否认的社会事实和思想处境是,现代化在中国早就成了一个必欲而且也可欲的奋斗目标。迄今为止,我们仍然还处于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既然还“在途中”,我们就不能也不敢对现代化掉以轻心。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对西方的现代化历史经验加以批判吸收,更要对中国的传统资源和近百年的现代化奋斗历史进行总结和重新解释。现代化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对于我们起码应当包含以上两层意义,缺一不可。 可是,多年来的现代化理论研究却让我们走上了一条迷途,起码在文化理论界是这样。我们对西方几百年的现代化历史过程和理论命题不去做深入了解和批判吸收,反而对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着迷入魔,而且,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也有流于肤浅之嫌(注:参阅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看来,对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现代性的研究,首先还得从基本概念入手。 面对西方数百年的现代化历史经验和近百年的现代化反思理论,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恐怕应当是社会现代化与文化现代性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一般都把现代化和现代性混用,这样做是不太合适的。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具有双重意义和决定性质。所谓现代化,基本上是指社会层面的现代结构转变,而现代性通常则是指思想观念和个体心性层面上的现代转型。现代化理论是对现代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制度的系统解释和综合研究;现代性话语则是对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包括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的揭示,是对个体心性结构的现代形态以及集体意识的现代变迁的探讨(注:参阅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话语相互之间当然不是矛盾关系,但也不是同一关系,而是互动与统一关系。 相对而言,文化现代性之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要晚于社会现代化。原因很简单,现代化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现代性则是一个综合性和根本性的命题。现代社会理论告诉我们,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前提和根本特征就是社会分化,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现代社会日益分化为工具认识领域、道德实践领域和审美实践领域(注:参阅拙文:《理性批判与现代重建》,载《花城》,1998年第二期。)(这是西方社会理论的经典看法,我认为还可以加一条,就是个体信仰实践领域);所谓社会现代化,就是指这些领域各自在分离或统一状态下的现代化。可惜的是,作为一个美好乌托邦的社会现代化,其结果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使人作为个体和共同体在社会和思想层面上得到彻底解放,反而使社会在分化这条路上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是社会肢解,思想贫瘠,人类所处身的系统一片混乱,作为人类的家园的世界不是变得荒芜,就是遭到蹂躏。现代化几乎成了社会单面化和思想平面化的代名词。 因此,社会现代化要想作为人类的一个可欲也可行的目标,就必须在分化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文化现代性理论就是为了弥补社会现代化理论的不足,或者说,是为了克服社会现代化的负面后果而出现的。其核心思想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指:社会分化虽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社会要想全面进化,还必须在分化的基础上进行一次综合,而且,综合的意义要远甚于分化。换言之,仅仅依靠某个社会领域的进步是不足以推动社会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同样,用某个社会领域为其他社会领域立法,则更是不足为取的。社会进化作为一项设计,必须具有总体性。 文化现代性一方面是为了捍卫文化领域的自律,确保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总体性。从这个意义来看,文化现代性既具有基础意义,又具有总体意义,而这正是文化现代性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之所在。另外,和社会现代化有所不同的还在于,文化现代性的手段是教化(Bildung),即对人的再教育, 试图在教育过程中使个体的人和整体的人达到一种成熟状态(Muendigkeit), 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社会的全面进化(注:参阅Juergen Habermas:《Interview mitHans--Peter Krueger》in:《Die nachholende Revolution》,Suhrkamp,1990.)。 二、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