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 中国哲学与持续发展(刘长林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维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乃中国古代哲学的主题之一。其中心思想都不离开整体范畴:整体地对待自然,整体地对待人,整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纳起来,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叙述。 整体的空间方面,即同时并存的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维持长久和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这方面的关系。其原则大致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和,中,调。和即平和,协同,合作。公元前774 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的命题,意思是,将有一定差异和矛盾的事物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比原来内容更丰富,更优良,更富于生命力的新事物。中又称中正,中庸,即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调,包括生与克两个方面。通过矛盾事物之间的相生与相克,促进与节制,以使整体在稳定和平衡中前进。 整体的时间方面,表现为各构成部分的持续与先后关系。中国哲学以“圜道”来处理。《周易》以及儒、道各家皆认为宇宙和万物的过程以循环为特征。循环系维持时间整体(过程)平衡的方式。但中国的圜道只以首尾相接为基准,强调“终而复始”。因此,这样的循环并不意谓完全重复。恰恰相反,中国的圜道将“环形时间”与“线性时间”融合为一,而以圜道综合之。就是说,物质存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通过圜道形式而得以实现。圜道既保证了发展,同时又维持了整体的稳定。 周易与社会持续发展(徐道一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古代世界有许多文明在兴盛后很快衰落,不再复盛。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还有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持续发展历史。这与《周易》崇尚“变”、“阴阳”、“中”、“和”的基本概念有关。 莱斯特·R·布朗认为:人类沿着现有道路继续走下去,有可能使(西方)文明崩溃。因此,必须沿着另一条道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从广义来理解持续发展,即使自然、人类社会能较为稳定而有序的发展。《周易》用乾坤的关系来表达人类社会的“持续”和“发展”的对待统一关系,把它作为论述人类社会的一个总纲,并提出:“贤人”的努力目标就是要“久”和“大”。 “周易”中许多卦的论述是为了使事物能“久”且“大”。《周易》强调变易,目标是使人类社会能“久”、“大”,朝“吉”、“利”、“无咎”方向发展。“久”与“大”两者亦是对待的统一,不是对立的统一。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时间观念,把“长期”放在发展问题的首位。“发展”意味着不断地进展,增加新的东西,反映了乾卦的特性。“持续”和“发展”的互补结合表示了阴阳的对待的统一,是《周易》提倡的理想境界。 周易是立足于以整体思维观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周易》中关于“久”和“大”论述就是立足于整体的角度来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当前社会的奋斗目标不谋而合,殊途而同归,可见其持续的生命力。深入研究周易的基本观念,应可对人类社会21世纪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持续发展的实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同运行(陈必忠副研究员:航天工业总公司511所)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水利工程是持续发展的典型。由于中国地处七山三水一分田的特殊环境,不可能象西方那样采用轮作休耕的办法来提高地力,而是采用喂养猪牛耕田种地的办法,精耕细作,保养地力。地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养的人也越来越多,是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物质基础。两千多年前建的都江堰至今还在发挥效益,世界绝无仅有。 当今的世界经济、社会等方面几乎都是按西方文化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产生了一系列的危机,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等,说到底是西方文化在世界泛化的结果。因为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认为世界物质是可分割的、简单、孤立的、自然就产生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知索取,不知养息;只管眼前,不计后果;只讲征服,不讲共处,酿成了现在世界上的各种危机。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警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是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研究复杂系统及其协同运行。认为世界事物是不能完全分割的,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提出了阴阳相对,五行相克;又提出了阴阳互根、五行相生。 如果破坏了协同运行,如经济系统的供给和需求失衡,就会产生经济危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就会产生社会危机;生态系统失衡,就会破坏生态系统。因此我们说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系统的协同运行,维持着系统的动态平衡。 人天对化与可持续史观(韩磊教授:天津师范大学) 寓教于乐,可算是当代文章的优丽风格。 联合国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的总则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乏其例,深文重义的对联传诵也屡见卓特: 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传家(国)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更如:中庸胜备于天,太和恒积于德等,比比可见。 若肯巧施会心,还可拈手承绝,道出新典,回救前缺。 三百年前,四库全书总编大学士纪晓岚曾被他夫人一则偶出十二字起联难倒,他致死未能圆成,而且后人三百年来至今无人配联。大憾穷今,原句是: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为消此憾,笔者把句中人名典易做品类典,勉成一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