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末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文化研究的复兴,就是包括文化史、文化理论、文化建设与展望等一系列重大文化课题的研究性热潮,其发展已超越传统的文史领域,日益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社会变革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研究曾经于五四前后兴盛于一时,对某些问题的论战延续了二三十年,至50年代在大陆悄然消退,沉寂30年之久。这样一个曾经被长期冷落的领域,何以狂飚突起?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寻常的文化现象。百多年来的中国历经沧桑,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使当代中国文化史的研究,面临十分繁重的任务。90年代大众文化的崛起,文化史研究从经典文化向世俗文化转移,与此同时,国学复兴也日益高涨。如何看待这一思潮的起伏跌宕,必将成为文化研究跨世纪的课题。 一、从历史反思发端的文化热 (一)文化研究史现状与文化积累的巨大落差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但是在这有辉煌文化历史的国家,偏偏没有文化史的位置,这不是偶然的失误。 建国后,在理论界确立历史是阶级斗争史的观念,这对不承认阶级斗争的旧史学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正因为如此它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热情。但是把几千年的文明史全部归结为阶级斗争史,把影响历史的文化因素摒弃在视野以外,或者当作唯心主义的文化史观加以鞭挞,就不能不导致复杂现象的简单化。以政治、经济的发展代替文化研究,尤其是以思想史取代文化史成为普遍性的倾向。文化研究不仅为其它专业史所消融,在现实中也失去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文化革命”的十年浩劫,几乎扫荡了一切文化遗产,接踵而至的评法批儒运动又扭曲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源流。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信奉,对社会主义现状不切实际的构想,向西方封闭的社会环境,自以为新中国早已解决一切文化问题,甚至凭借一句语录就可以平息复杂的文化争端,无需再从文化上进行研究和反思。社会不能提供文化研究的原动力,文化研究也就失去了生机,所以理论指导的失误和学科建设的偏颇,直接肇致文化史研究的中断。 (二)从对文革和国情的反思进入文化思考 由上可见文化研究的盛衰同极“左”思潮的肆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命运的转机,自然也就成为文化研究的转折,对十年浩劫的反省和对国情的重新思考,是激起人们进行文化反思的第一动因。 文学是最先进入文化思考的一翼。70年代末,拨乱反正初期,有一批文学作品敏锐地反省了重大的社会课题,《伤痕》、《班主任》、《公开的情书》联袂而出,引起轰动和争议。这三篇小说切中时弊的批判锋芒,由浅入深,由现实切入传统,激发人们的思考。其根本思想内容,就是对极“左”政治造成的各种创伤的揭露,是对极“左”表现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的反思。 文化史研究的真正铺开,是在1984年。这年上半年,《中国文化研究》、《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专辑》问世。下半年,《中国文化史丛书》和《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付排。民间文化团体、文化沙龙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的文化史讨论会联翩而起。上海、广州、武汉等各大城市文化发展战略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推进了民众文化热的高涨。不同职业、阶层和年龄的人们,从不同侧面提出建设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商业文化等各种问题,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哲学、文化与政治、文化与人生、文化与科学、文化与生态等诸多理论问题令人应接不暇。 毫无疑问,文化史的勃兴,时代的需要是决定性的因素。1984年经济改革的全面铺开,对文化研究起了明显的增温效应。正如《红旗》杂志于1986年第14期发文所说:“当前热烈开展的探寻文化发展的道路,是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后,又一场理论上探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文化运动。”人们正是从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中西文化的比较和民族心理的剖析中,发掘有利于现代化的因素,转变观念,以构建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和心态,赋予现代化新的精神动力。所以文化热在形式上表现为追溯历史的文化史热,正是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 从学科建设回溯这个过程,可以看到文化热的启动和走向,大致从文学发端,进入自然科学,再深入到社会科学,在理论界全面开花,形成广大的读者群。这种程序又反映了文化自身演进的规律。文化作为精萃的形态是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学术体系的知识丛林,这三门类又以不同的属性,从不同层次推进了文化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这样说:文学最敏感的反映文化思考的动向;自然科学以最活跃的姿态展现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科学则以理性的智慧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行历史性的总结,把问题聚焦到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这100多年来贯串近代文化史的两大主题,出现文化渗入各门学科, 各门学科通力进行文化研究的盛况,因此本是属于历史范畴的文化史,在当代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世纪末中国的一大显学。 二、80年代文化研究热点追踪 从社会关注的文化热点问题考察,大致有八个问题: (一)首先引人关注的是有关传统文化特性的争议 文化特性是怎样认识和概括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问题,这是有关认识中国社会和民族性的基本理论,文化热首先在这一问题上引起不同看法。人文主义说和人伦主义说在各种论点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导这一争论的两大分野。持人文说者认为,中国的人文主义的特点是强调和谐、义务和贡献,并从人际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天人合一、主客互融的文化特色;人伦说者则认为,古人所谓人文和人伦都是指人与人的等级隶属关系,每种关系都有相应的道德规范,人在这种模式中只有隶属他人才有存在的价值,很难有人权自主意识的觉醒,这与西方人文观念大相径庭,但是隶属观念又增强了人与人的相互依存和协调,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所以用人伦说更能体现传统文化以伦理为本位的特征;有的还认为,中国人文主义是把人看成道德的工具,排除人的物质性和自然欲望,使人不成其为人,其结果是导向王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