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其文化源远流长;美国是个历史仅二百年、经济发达的新兴大国,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美两国文化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等级观念与人权观念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孟子称:“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进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整套父子、群臣、夫妻的尊卑关系,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谁也不得违背这三纲。儒家伦理对于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并构成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违背伦理原则的人将被视为大逆不道,为天下人所不容。《三国演义》的作者之所以贬曹操赞刘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曹操“不忠”、“不守本分”。曹操身为臣子,即“挟天子而令诸侯”,不能“事君以忠”,因而是大逆不道的奸臣;况且,曹操不是刘性家族的成员,却心存操纵刘家汉室的非分之想,必然不能为家族观念甚重的中国人所接受。由此看来,曹操理当受到笔挞。 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交往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下级或晚辈见到上级或长辈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为了表示尊敬,晚辈称呼长辈时多用“您”,下级对上级常以职务相称,如“王科长”、“赵书记”等。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神态。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形:小孩子见了大人主动叫“叔叔好”、“阿姨好”,大人就夸这小孩“懂礼貌”,不然就是“没礼貌”。中国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把“尊敬师长”定为学生守则之一,不守这一规则的学生很可能被视为“思想品质不好”。此外,在出入的先后以及起坐方面,中国人也都遵循一定的规矩。 中国文化的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在汉语语言中也有所反映。“汉语中当几个词并列时许多情况下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的”,如“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师徒、上下、党群、官兵、指战员、男妇老少”等。 与中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是可以用“人权”来夸耀的。人权是作为人应享有的一切权力(包括人身权力和其它民主权力)。美国人极力主张自由平等,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力。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 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在法律上他们的一切权力平等。由于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 熟人相见, 不论辈分与地位, 一律以平等的“你好”(Hellow)表示问候。孙辈对祖父母、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直呼其名。 与美国人首次见面, 双方互通姓名之后, 美国人常会说:‘Call me Bill/John……(叫我比尔/约翰’……吧——不含性)。 在美国人看来,这样才显得自然亲切。 受伦理原则的制约和等级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态度谦和、表达委婉。不同辈分和身分的人意见不同时常避免正面冲突和争辩。如果冲撞了长辈或上级,不给对方保留“面子”,就会被人骂作“粗鲁无礼”、“目中无人”。在中国,不顶撞父母的是好孩子,听老师话的是好学生,遵从上级意志的是好同志。表达不同意见时,中国人常婉转地说:“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欠稳妥?”“或许……更好一些吧?” 美国社会则是另一番情形。美国人在谈话中毫无年龄、辈分之顾虑,彼此意见不同时,常是各持己见,力图说服对方,无所谓“面子”。例如,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常与老师争论问题,有些问题提得相当尖锐。美国人认为学生与老师争辩是正常的。若拿中国文化来衡量,这简直是有失体统。美国教师给中国学生上课时,见学生都规规矩矩地坐在下面一言不发,他们反倒觉得不正常了。美国人表达自己观点时常是直言不讳,非常坦率,这在中国人看来不免有些唐突甚至失礼;在介绍自己的能力时,中国人常常自谦,美国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误以为中国人的谦恭是“装假”,认为中国人婉转的表达方式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对中国人捉摸不透的兜圈更是感到莫名其妙。殊不知,这些都是中美文化差异使然。 二、重关爱、重同情与个人主义 如上所说,中国人普遍实践的伦理是儒家伦理,而儒家伦理之中心思想为“仁”。何为仁?论语里樊迟问人,子曰“爱人”,即爱众人。既然人有爱人之责任,又该先爱谁呢?论语上又说:“孝弟,其为人之本与?”(注:《论语·学而》。)“孝弟”,即孝顺父母与敬爱兄长。这就是教导人们,先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再扩而充之,爱别人的父母兄弟,直至爱众人。爱与情密切关联,重爱必重情。因此,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既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注重人与人间的感情。这就是说,中国文化在等级观念较强的同时,又表现出重关爱、重同情的一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