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介古代巴楚之交的峡江一带,其进入文献的历史在南方不可谓晚。但其区域性的文化面目,直到唐代才渐趋明朗。作为其表征的文化现象在唐宋之间相当耀眼,其中包含有很多的女性因素。该地绝大多数的文化景观,都是赖有其女性而得以形成,而她们的形象非常独特,无论是体貌抑或文化。这些都导源于该地特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制约这一方式的自然环境。以往的研究尚未注意及之,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零 问题的提出 峡江地区本来是以出美女而著名的。南宋的范成大曾在归州写道: 东邻男儿得湘累,西舍女儿生汉妃;城郭如村莫相笑,人家伐阅似渠稀。〔1〕 汉妃,指的是王昭君。传说四大古典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落雁之貌,形容的就是她。照理,这方水土养育的女子,总归是一样地钟灵毓秀,艳丽过人。可是不然,尽管她们的水色还不错,〔2 〕但她们给别人留下的观感,竟偏偏就是形象欠佳。早在唐代,张九龄就曾委婉地对此提出过批评: 楚国兹故都,兰台有余址;……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3〕 言下之意当然不好再多加解释。杜甫为之辩解的诗句:“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4〕, 也正好可以反映她们确实有过类似的声誉。到了宋代,指责的口气十分尖锐,“夔女寝陋男不文”的恶谧,恰恰就写在王昭君的故宅。〔5〕不用说,这是对峡江女子的总体评价。 这种印象可谓富有戏剧意味,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信口雌黄。它一方面是让王昭君激起的高度期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行人难免有苛责的情绪;另一方面则是该地女性的着妆习惯与外地有着明显的距离,使得已成定势的审美思维难以认同。前者可以姑置勿论,而后者则有若干的细节可以寻求。 一 灼面成痕 最让行人看着惹眼的是,峡江女子在唐宋时期普遍流行文面的习俗。她们喜欢在脸上烧灼出几点斑痕,让外乡的眼光莫名其妙。这一点首先予以明确记载的可能要算白居易,他在《过昭君村》诗中有云: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至今村女面,烧灼成斑痕。〔6〕 诗人并没有附加过多的情感,但不难看出他也认为村女是在自毁容颜。否则他不会相信当地的传说:这一举动的目的仅仅在于避免重蹈王昭君远嫁异域的覆辙。 这一解释饶有兴味,如果真是出自当地人之口,倒是可以展示其对乡邦女子丽质的自信。此说流传甚广,几乎成为定论。宋人的记载与此一脉相承,形之于诗的有: 十二巫峰下,明妃生处村;至今贫丑女,灼面亦成痕〔7〕。 写进笔记的如: 归州民家,自王昭君嫁异域,生女者无妍丑必灸其面,至今其俗犹然〔8〕。 几乎没有人怀疑其意义和由来是否果真如此。这一说法乍看似乎很有道理,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也有一个恰当的榫口。但其实则令人难以置信:假如真是要故意弄得自己难看的话,索性邋里邋遢地也就足够,何必要弄得如此麻烦且不无痛苦?至少是无须再修边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下文将可以看到,该地的女子对于妆扮非常讲究。 其实文面只是文身习俗中的一种,而文身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与此可以类比的是海南的黎人。据《岭外代答》之“蛮俗”所载:海南的黎女也有这一习俗,“以绣面为饰”;其诠释也与此相仿:“盖黎女多美,昔尝为外人所窃,黎女有节者涅面以砺俗,至今慕而效之”。但揆诸其他史籍,则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广东新语》之“人语”记载:其人“自谓恐死后祖宗不识也”。也就是说,这种文饰是其族类的一种标志,因而有人称之为图腾说。除此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释,〔9 〕但都不出这两者之外。两相比较,显然是后者的说服力更强。 峡江女子的文身情形已不得其详,知道其面部有之而已,举凡一切细节,诸如是否还存在于其他部位纹饰的图案、施术的规则及过程等均不得而知。但笔者已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习俗的兴起绝对不会是出于王昭君的缘故,它应该有更为久远的历史渊源。上述这一解释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造为此说的人已不能理解这一行为所包含的意义,所以觉得文过之后会变得丑陋。如果按照其本来的观念,或许认为这一举动会增添其美丽亦未可知。因为证之以其他资料,峡江女子是不乏爱美天性的。 二 “女儿高髻学昭君” 峡江女子的爱美标志,是她们头上变换多姿的发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该地的女儿往往都梳着很高的发髻,如一位诗人所吟咏的:“女儿高髻学昭君”。〔10〕陆游在其诗中估计了这种高髻的大致尺寸:“古妆峨峨一尺髻”〔11〕;可见其高度确乎是不矮。当然这一数字不可能精确,也不可能每个人的发髻都那么规范,但诗人对其时代特征的把握则不会有问题;前述的“学昭君”三字也难以作出其他的理解,可以与此相互映证。这一古老髻型的渊源可能与炙面的传统不无联系,据《岭外代答》记载,黎族妇人也有“高髻”之风,就是与“绣面”之俗共生的。此地正好也是如此,可谓无独有偶。 须要细加品味的也就是这个“古”字。在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中,很多东西都是以古为美的,可是这女性的妆束不然。一般人在艺术作品中看见古妆的女性还可以欣赏,要是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这么一群活古董,其感觉便未免复杂得多。这个时候,“古”便不再是“古雅”,而是“古朴”,甚至“古旧”,很难说它不会引起某些人的嫌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