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确实重要,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也十分周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特别是其中的思想道德建设,究竟能不能搞上去?弦外之音,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是矛盾的。确实,传统的观念总是告诉我们:商品经济与私有制、与剥削制度、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商品交换一产生便“象腐蚀性的酸类一样”加速了原始公有制的解体,它的买与卖的分离,货币与商品的分离,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分离,为各种各样的商业投机提供了条件,它的强烈的利益驱动机制为贪财敛资和拜金主义提供了土壤,几千年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商”与“奸”联系起来,叫“无商不奸”,商业的声誉不好,商人的形象欠佳,以致于人们很难把“市场”与“文明”联系起来。 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中国现实”。“立足中国现实”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个“现实”,就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现在的文化建设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不能回避文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从市场经济的本质来看。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体制文明。它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世界各国各民族不约而同地采用这样的经济体制,绝不是偶然的。就其根源来说,它是由一定历史时期内人类劳动的性质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也即由劳动的有偿性、分工性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有限性决定的。人类劳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还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因而不能被无偿占有,只能通过交换。而人类劳动又是分工的,这是人类劳动的社会性质的典型表现,分工性使得劳动的交换成为不可避免。如果说,劳动的有偿性是交换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劳动的分工性就是交换的充分条件。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生产者都不可能生产出他所需要的所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上两个方面,又都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联系在一起,在社会物质财富尚末达到“各取所需”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劳动交换确立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劳动交换表现为物与物的交换即商品交换,商品交换遵循的是等价交换的规律,而这一规律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一定意义上看,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人类发明的治“平”、治“懒”、治“劣”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面前,平均主义没有存在的理由,懒散怠惰会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产品质量低劣和管理水平低劣则会被无情地淘汰。价值规律就象一把无形的鞭子,时时抽打在每一个生产者的背上,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又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它的等价交换原则,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原则,促使资源向“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方向流动,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总之,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和表现,是纵跨几种社会形态的经济现象,它并不代表一定社会的阶级性质。这是市场经济从萌芽到形成的历史事实告诉人们的一个真理,也是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的客观前提。 2.从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来看。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是不是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唯利是图?市场经济固然是利益驱动型经济,是主体多元型经济,因而很难完全避免商业投机行为,但规范的市场经济同时也是公平竞争型经济,质量效益型经济,法制纪律型经济,是文化含量越来越高的经济。在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者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也同时必然是宏观调控型经济,合同信用型经济。这就说明,市场经济本身派生着和要求着众多的文明因素。这是它与精神文明可以结合的客观基础。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某些国家,由现代市场经济派生的质量意识、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崇尚科学、重视教育、尊重人才,以及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搞控,信守商业合同等,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这是需要我们很好研究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归结为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唯利是图,不能把早期资本主义的那种普遍的行业欺诈等同于现代市场经济。这一点恩格斯在他的晚年就已经指出了,他说,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不能再采取早期的那种琐碎的商业欺诈手段。 3.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来看。上边我们对一般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作了分析,现在进一步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价值取向。单纯的市场经济并不能派生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只有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当家作主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起来,才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思想道德奠定全面客观基础。我们明确宣布,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比较,至少有以下几点区别: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为宏观调控的总枢纽;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关系,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这就表明,我们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从而决定它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在尊重等价交换、尊重物质利益原则的同时,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社会进步要求的集体主义精神仍然是我们应当弘扬的主旋律;为人民服务必然是我们社会的道德核心;文明健康的社会精神生活是我们的基本制度的要求,是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要求。 我们要正确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要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来考虑问题,要把当前社会上那些夹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和小农经济思想流弊,受到西方某些思潮影响,又具有明显的体制转轨特点的现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开来,不能把它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起来,并时而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