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常常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给人类的文化类型带来影响,最近五年以来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建立和扩张过程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即网络文化。 文化生存与传播的方式从出现语言、发明文字以来经过了若干个重要的阶段,它们的标志分别是:(1)印刷术, 它使文化传播与生存具有了公共性。在此以前,文化只以实物标记存在和以口头语言的方式进行传播。它导致文化存在形态的地域性过强、传播速度慢、失真率大、传播途径单一、解读困难。有了印刷技术,文化在传播上具有了并行性,在生存上具有了知识性、延续性、同时性。在扩大文化生存与传播范围的前提下,在提高文化传播的准确性、丰富性,增加信息使用的公共性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2)电话、电报。 它使得文化生存形式变得更为灵活,传播变得更迅速、便捷,从而加大了单位时间内的文化传播力度,突出了文化信息的时效性和生存形态的多变性,并第一次实现了远程信息传播的交互性。(3)广播、电视。 它们进一步增加了瞬间单位时间内的文化传播扩散面,文化生存的公共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文化信息的直观性、表现性也在这类生存与传播方式中得到了解决。从此以后,广播电视、报刊书本,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形态。 但上述这种意义上的文化生存与传播形态的共同局限是:(1 )信息发布定时化。也就是,信息使用者必须在某个事先由信息发布者确定的时间内使用特定信息。这个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使用量。(2)单位时间段内的信息容量较少。 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文化信息的存在与传播不相一致,当下信息库与总信息源是相对分离的。每次信息发布是以某一个特定信息库作为信息源的,这样的结果是,总信息源的资源优势不能在每一个单位时间内得以发挥,造成潜在的信息资源浪费。(3)信息使用的选择性较差。 这是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另一个重大局限。传统文化传播在形式上是被动式的,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只能在信息发布者当下的信息库中寻找可使用信息,以至有效信息的供给相对不足。(4 )按固定额度而不是按有效信息获取量收费(有线电视介于两者之间)。这种固定的收费方式完全不考虑文化信息供求和使用的有效程度,一方面造成信息过度使用,另一方面又造成信息提供者得不到一个合理的回报。信息库的开放性与有效需求之间难于找到合理收费的平衡点。(5)交互性不够。 信息发布与使用者之间没有可以进行沟通的便捷通道,使得对深度信息、背景信息的获得缺乏主动性。加上信息发布的针对性不够,使得有效信息的获取较为困难。 近十年来,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格局,使文化在生存与传播形态上都具有了新的特点。 互联网本是冷战的产物,美国国防部曾设想设计一种地点分散而又集中协调的指挥网络,当战时部分指挥点被破坏时其它各点仍能正常工作,这就是互联网的最初构想。在60年代末到70 年代初, 初步形成了ARPANET网络,80年代为了对大型计算机实现共享,在ARPANET网络之上发展出了TCP/IP网络协议,从而将ARPANET、NSFNET、MILNET 等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并网操作,最终在九十年代初实现了以INTERNET和WWW 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结构。 国际互联网联结了世界上5万多个计算机网络系统, 使分散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600多万个用户共享信息资源。 在这个网络上有近万个“专题论坛”,30多万个信息库。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 国际互联网的设立在人类文化生存与传播形态上是一次重大的改变。它的特点是: (1)超大容量。 互联网的信息存贮存量在短短的几年中就超过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现在已被公认为人类最庞大,最综合的信息源。而且这是一个拥有不断自我更新机制的网络。从理论上讲,每一秒钟网上的信息都在变化。这是一个非常态性的文化存在形式,它是在动态中保持总量增加的文化类型。 (2)超宽领域。 互联网从开始建立的两三年内就很快地超越了专业网络的概念,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向综合性,大众性方面前进的。现在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领域的公共信息和绝大部分专业信息都可能在网上存在并得到许可进行访问。 (3)高度自选择性。这是一个大型的信息超级市场。 它的开放性和超宽领域,超大容量性形成了互联网上特有的高度的自主选择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使用的效率。在信息组合形式上具有大数量级的可能。它拥有文化多次组合、多重组合的状态。而且这是在自由状态下的非固化组合。 (4)开放性与有效需求, 信息资源共享与合理收费之间保持着良好的一致性。互联网在网络建设费用与信息传播的公众性上寻找到了平衡点。在这一点上它类同于电话的使用与费用结算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在有效使用中进行合理收费的问题。可以认为是公共服务事业与市场经济特点相结合的一种新形式。 (5 )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对于接受者在获取信息时间上的固定化。大大方便了信息使用者,也较好地处理了信息使用的时值峰差难题。仍然保留了整体信息源的完整,同时又较好地满足了个体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