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移民,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感受到两种文化的冲突,体验到本民族文化在异域文化环境中的失落。这是我们从与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及其他中国移民的交流中得到的认识。 每个移民都面临着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去接受这个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去努力进入社会的问题。移民要找工作,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这个能力直接体现在语言文化上。你若不会他们的语言,不了解他们的文化,不适应所在国的社会,不能像他们一样去生活,你就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无法进入他们的生活轨道和社会体系。因此,每个移民都全力以赴去解决这个问题,去学语言。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国外生活不会英语,连门都出不了。第一代移民必须用全部精力去学习外语,去接受异域文化,去适应所在国的社会规范。这些社会规范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些规范有许多与我们自己的文化大相径庭,有些人会觉得这个适应过程很艰难,很痛苦,但又无可奈何。第一代移民因为要全力适应这个社会,自然多多少少地忽略了对下一代的教育,而第二代移民又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当地的社会规范,以至于在家庭中就出现了两种文化的冲突。两代人之间在社会规范、文化传统、直到衣、食、住、行都会发生冲突。例如有些移民家庭,大人要吃米饭、炒菜,孩子则要吃汉堡包和比萨饼。穿衣、发型等都是一种社会存在,对第二代移民影响特别大,而第一代移民往往看不惯。这种文化冲突并不存在谁强加于谁的问题,因为加拿大人并没有要求外来移民必须适应他们的生活,必须接受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移民也无权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强加于人。因此,在加拿大的第一代与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移民之间的文化冲突,必须存在很多无法依靠人力消除的遗憾。许多移民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采取了各种办法,试图使两种文化共存,既接受加拿大的社会规范,又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不仅做到文化共存,而且能使两种文化互相促进,加拿大人能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国的移民也从加拿大的高度文明中汲收有益成分。 北美华人社会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发展起来。老华侨来北美做苦工、修铁路。直到80年代,在北美定居的许多华人的谋生手段主要是开餐馆和洗衣房。至今不少加拿大人听到“华人”,就会联想到餐馆和洗衣房、修铁路,这三个形象始终伴随着华人。尽管多元文化政策在理论上有理想主义色彩,希望各民族兼收并蓄,可实际上各民族在加拿大人眼中有着不同的形象。例如提到意大利人,他们就会使人联想到黑手党;提到华人,他们就会想到梳长辫子、穿长袍马褂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的成分慢慢发生了变化。70年代以后,华人中的留学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学成之后成为政府工作人员、工程师、律师、医生等。这样的移民有文化需要。于是,他们开始办报、办学、组建华人独有的“官方组织”——中华会馆。华人的形象开始改变。 中文报纸《中华导报》的创办从一方面反映了移民的文化需求。大陆华人移居加拿大的历史不长,他们受到种种局限,读不到象样的中文报纸。于是,几名大陆留学生在1992年1月1日创办了大陆华人自己的报纸——《枫华报》。他们为了不折不扣地保留大陆文化,决定不用港、台语言,不反映港、台文化。报纸创刊后,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份报纸被看作是大陆留学生报,因为当年多数大陆人是留学生,留学生报就是大陆报。他们向加拿大人宣传说:“我们代表中国人的大多数。我们为你们提供免费翻译,让我们的形象深入华人市场,我们的报纸是通向不断增长的华人市场的大门,你们经过这个门才能进入华人市场。”他们为洋人的车行、银行、房地产商和商场等做中文广告,使报纸顺利发展。1994年9月,报纸更名为《中华导报》,成为私营报纸, 从月报改为双周报,后又改为周报。这不仅是渥太华甚至是加拿大第一家大陆华人的报纸,也是渥太华唯一有办公室、有雇员、有电话的注册华文报纸,还是渥太华市唯一的华文周报,其余的报纸均为月报。 《中华导报》已经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目前从周报变为日报困难较大,不能纵向发展,于是他们就横向发展,已经在美国波士顿办起了美国版,接下去还准备在西海岸的华人聚集区温哥华创办当地版,以后逐渐扩大,在加拿大几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版本,结成报业集团,形成一个系列,一个报业大家族,让加拿大和全北美的华人都能读到大陆华人的报纸,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而努力。 中文学校的兴办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移民的文化需求。80年代以后,留学加拿大的大陆学生越来越多,加上他们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移民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华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众多的大陆移民,自然形成了一个整体。他们发现,当地虽然有华人报纸,但不是他们自己的声音;虽然渥太华有两所较大的中文学校,学生数千,但它们都不教简体字、不教普通话、不教汉语拼音,教的是繁体字、是粤语、是注音符号,教材也与中国大陆完全没有关系。于是大家开始酝酿创办中文学校,让自己的孩子有地方去学习地道的中文。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政府终于批准成立新的中文学校,并提供校舍和教师工资,又雇个校长,把这所中文学校办成了公立学校。这所中文学校开始名为“华夏中文学校”,后改为“新华中文学校”,师资阵容强大,办得有声有色。除了当地大多数大陆移民的子女外,还有其他华人子女都来这里学习中文。孩子们每个周末去上课,他们的优秀作文时常刊登在《中华导报》上。报纸为成年华人提供精神食粮,新华学校则培养华人后代,使之能够欣赏和接受这些精神食粮。报纸面向成人,学校面向孩子,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在移民及其后代中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