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1〕中国传统文化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中西文化碰撞、冲突中,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进行文化选择。在文化选择中,可以说文化综合是一个主潮流。文化综合的主旨在于:师西方文化之长而避其短,扬中国文化之精华而弃其糟粕,即所谓“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2 〕“使古今中西之学会而为一。”〔3〕可见,这种文化综合, 包括综合中西文化和古今文化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交错在一起的。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所孜孜追求的目标。为此,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然而,时至今日,问题似乎仍未解决,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充分发扬,糟粕没有充分抛弃;而西方文化的精华没有充分引进,糟粕没有充分排斥:文化综合始终面临着困境。在新的世纪之交,对百余年来文化综合的困境进行反思,可以为今天的文化综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鸦片战争后,文化综合问题便提到历史日程上来了。政治保守主义者、文化保守主义者、热恋本土文化的知识分子、西方文化救国论者等,都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的文化综合主张。同时,随着文化综合的发展,一些人的主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构成了多方探讨文化综合的局面。 率先进行文化综合的是洋务派。他们把文化划分为:“心”与“物”两部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用”、“本末”范畴,综合中西方化,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4〕这一综合形式, 旨在维护中国原有的封建社会制度,及与此相适应的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精神文化。以此作为中国社会的根本和基础,以之统驭引进的西方物质文化,并以西方的物质文化,支持和维护中学之体。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这是一种不成功的综合方式。严复在反思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时,指出这种综合方式的致命弱点是体用割裂,“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5 〕资本主义物质文化的发展,必然动摇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封建主义上层建筑的强化,又必然阻碍资本主义物质文化的发展。因此,这种文化综合的失败结局是必然的。但是它毕竟在封建主义的体制下,为西学即新学取得一席立足之地,提供了一种理论支持,并使之获得在实践中发展的机会,为其后的文化综合奠定了某种基础,也积累了经验教训。虽然,这并非洋务派的初衷。 其后,早期维新派以“道器”说进行文化综合。尽管“道器”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但是,却较“体用”综合法有所突破。“道”是更为抽象的范畴,惟其抽象,故更为宽泛,为人们阐发不同见解,提供了更大的余地。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以“道”为最高范畴,却建构了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便是明证。由于“道”的宽泛性和灵活性,道器综合法使综合的范围扩大了,增加了综合的灵活性。早期维新派对“道”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大多侧重于伦理道德。尽管仍旧维护封建道德,但是,对洋务派划定为不可变之“体”的社会制度,有所冲击,将其划定为“器”,因而提出“开议院”的主张。同时,道器综合法继承古代“形而上”与“形而下”关系的见解,开始注意道与器的有机联系。“《易》独以形上形下发明之者,非举小不足以见大,非践迹不足以穷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合之则本末兼赅,分之则放卷无具。”〔 6〕中学之“道”与西学之器应当相互包涵、融为一体,显然,这种文化综合形式较体用分治的形式,更得文化综合的本旨。 以后,康有为、严复等人,也曾运用过这种综合方法。康有为将“道”的涵义限定为道德教化,主张国体变更,纲常不变,以避免“数千年文化之中华,一旦沦胥至为无教之国”。〔7〕 严复在早期,以全面介绍西学为人所推重,蜚声于思想界。但是,在后期,他目睹中国引进西学之后,尤其是民国建立以来,“他事未效,徒见四维弛,三纲堕,吏之作奸,如蝟毛起,民方狼顾,有朝不虑夕之忧”。究其原因,“无他,怵于平等、自由、民权诸说,而匪所折中之效也。”〔8〕由此, 他把目光转向争议颇大的“道”的领域,提出以中学之“道”折中西学之“道”的综合方式。他认为,中国应当发扬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一脉相传的道德原则,其中主要是重群体、重社会责任、重义务、重道德、重服从等原则,以此来折中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之说,避免西方自由学说流行造成个人至上、无视社会公德、公利等弊端。这种设想,有扬中学之长补西学之偏的意蕴。但是,如何进行折中呢?晚年疾病缠身、心境悲凉的严复,已经没有探讨的精力与热情了。 中外一体说,是近代学者提出的又一种文化综合形式。这一形式的特点,是重在提炼、抽象、归纳中西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共性的东西。对这种共性的看法,往往因人、因时而异。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发端拟大”或“微言大义”说,即中学开启西方一些学说之端并粗拟其基本原则。康有为堪称这一形式的典型代表。在前期,他为戊戌变法做舆论准备,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新学伪经考》考证了《周礼》、《逸礼》、《左传》、《毛诗》等均为刘歆伪造,刘歆欲佐王莽篡汉而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阐发了孔子托古改制的思想,认为孔子作《春秋》,寓托古改制之义,托古改制的核心思想是公羊三世说。其说认为历史的发展,由据乱世而入升平世,再入太平世。康有为把公羊三世说与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制结合在一起,认为据乱世、升平世为君主立宪制,太平世为民主共和制,以为中国尚处于据乱世,应当改革而进化为君主立宪制的升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