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为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定位确立了方向。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文化在当代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定位,也是一项极为重要极有意义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农村文化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推进。最近,笔者专门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调查,认为文化在当代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应该作如下基本定位: 一、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定位于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提到综合国力,人们总想到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这确实是综合国力的明显标志,但是一个国家想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上塑造自己独特的形象,还必须有强大而独立的精神力量,有自己的理论旗帜和思想尊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体现了这种精神和思想。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把文化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而且强调了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中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处在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要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就必须使经济、政治、文化和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基于这个出发点,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从提高农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定位于为农村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十五大报告》)。农村文化建设要紧紧抓住这个根本,进行准确定位。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农民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调查问卷中,问道:“您认为搞市场经济应有哪些新观念?”这一问题时,答“效益观念”的占66.4%、“信息观念”51%、“竞争观念”50%,据此可见,积极、进取、向上的观念正在逐步成为农民思想的主流。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观念还存在于不少农民的头脑中,因此对长期以来自然经济观念和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不能低估。当前,要在农村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一方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勤劳节俭,勇于进取等,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如大公无私、集体主义、助人为乐以及“五爱”精神,同时还要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创新意识等,其中特别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十五大报告》),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这里,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一种“文化力”。“文化力”这一观点不仅为学术界接受,更成为一些农村发展经济的巨大推动力。我们调查的“中国乡镇企业综合评价500佳”第3名的浙江东阳横店集团就充分运用了“文化力”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横店人是这样解释文化力的作用的:“文化力是物质文明的软件建设,是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其作用是培育文化力,促进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文化手段,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素质和精神文明。”(横店集团《文化力知识手册》)“我们找到了千年的‘金稻草’——‘文化力’,用她牵出了‘金水牛’。这个‘文化力’,就是人的志气、勇气,就是人的精神、智慧,就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加现代意识观念,还包括科技、教育、人才等等在内的智力因素。”(孙是炎《文化力——横店的启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所以,按照这个思路去进行农村的文化建设的定位,鲜明地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趋势。 二、着眼于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定位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把发展教育和科学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农村,努力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与现代农业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关系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教育对发展经济的作用。在回答“您认为文化教育对发展农村经济有什么作用”时,有79.3%的人认为文化教育上去了,经济才能发展,只有2.1 %的人认为农村文化教育与经济没有什么关系。实践也显示了教育程度与农民富裕的比例,当问到“您村中富起来的人文化程度如何”时,回答高中以上的为37.9%,初中的为55%,小学的为10.7%,文盲只占6.4%,由此可见,受教育的层次越高,致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发展教育,特别是在农村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农民脱贫致富重要的基础工程。 “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是十五大报告的要求。现代化农业的特征是由传统农业的“硬投入”,即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消耗向现代农业的“软投入”即科技文化投入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文化的定位不仅要普及科学技术本身,还特别要注重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在注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还要重视“科学思想是第一精神力量的命题”。在江西上高县农村进行调查时,李万淼——这位共产党员、农民技术员的科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他多年来向农民义务普及科学技术,作了大量的工作,1983年,他组织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民间科普组织“上高县锦江乡农民养鱼协会”;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季自费编印《农民科学养鱼小报》,无偿送到农户手中;他建立了家庭文化室,添置了显微镜、测氧仪和5千多册科普书籍, 全天候向农户开放;他学会了摄影,建了暗房,自制各种科普图片向农民宣讲农业知识;更为可贵的是,十多年来他每年花费四五千元搞科普,而自己却没添一件象样的家具。为此他受到了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并多次受到各种表彰。李万淼的事迹之所以感人,不仅在他向农民传授的科学技术,更在于他那种始终不渝传播科学的精神可贵。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着力推崇和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人物,才能使文化的定位更加准确。 三、着眼于良好文化环境的营造,定位于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十五大报告》)在农村,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丰富多采的村镇群众性文化生活、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民间艺术形式、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的农村社会组织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及民主法制观念的深入人心。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各地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一些农村,良好的文化环境在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中正在形成,广大农民的文明程度也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