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大有可为。这是“推动跨世纪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与会人员的共识。此次研讨会由本报主办。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源潮,国务院研究室、财政部文教司有关负责同志刘兴华、方自今,文化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王华、刘玉珠、金一伟,首都经济学界著名学者厉以平、高起祥、张曙光、陈胜昌、钱光培、杨德明、史清琪,地方文化厅局分管负责人及地市文化局、基层文化馆、文化站的代表胡继先、曹金千、吕洪波、黄松保、沈瑞龙、达明邺、黄勤、曹勇平等参加研讨。 李源潮在研讨会上说,文化部已经将研究和发展文化产业列为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他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整个文化系统,也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把文化艺术生产划入社会产业的范畴,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文化体制一系列改革的起点。这样一个变革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应用现代化的专业生产结构和机制,使现有的文化艺术生产力得到解放,并与现代经济和技术的革命性发展相结合;二是使我们文化艺术生产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他要求对文化产业应进行更深入、更解放思想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所经济思想研究室主任厉以平认为,在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中,除了进行理论探讨外,还要拿出实绩,并开展试点工作。要做一些超前的务实的研究,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与会人员讨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范围和性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研究员张曙光认为,文化产业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作为主要活动,而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中国生产力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陈胜昌分析了文化产业从传统产业文化、现代工业时代产业文化到经济时代产业文化的演进,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化、全球化、民主化、网络化等特征,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对文化产业的内涵、外延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家一致认为,作为第三产业,高科技对当代文化产业的渗透越来越明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也呈交叉趋势。文化产业有可能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家希望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与会人员认为,文化产业在国外突飞猛进,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日本娱乐业经营收入超过本国汽车工业产值,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天航空的第二大出口产品。从大文化产业的范畴看,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图书出版发行业成了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体育经济收入在美国超过了石油工业与证券交易所的收入。在我国,十余年来,文化产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起祥、研究员钱光培介绍了北京市确立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思路。来自地方和基层的同志介绍了文化产业方面的成功探索。他们共同认为,产业化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胡继先指出,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克服长期以来文化事业投入不足等制约的有效手段,打破了由国家办文化的单一格局,调动了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它能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为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增添了后劲。与会人员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面临着被市场的选择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因此,文化事业中的许多行业必须走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 与会人员分析了当前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大家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例如:没有明确的文化产业界定和规划;人们的认识不统一,产业观念模糊;文化产业政策不统一;文化产业的增长方式主要还是以数量规模增长为主,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益低的缺点,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文化产业投资不足,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困难,国产文化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弱;文化产业的部门分割、地区保护等问题严重,市场经营环境差;文化体制不顺,多头管理等等。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报副总编辑阎焕东认为,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最突出的问题是要解放思想,澄清认识,大胆开拓。 围绕如何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与会者各抒己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德明赞成李源潮副部长在研讨会上强调的要注意研究三个规律:产业的一般规律,文化艺术产业的一般规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产业的规律。杨德明认为,在产业文化发展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扬民族特色,并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经济学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史清琪认为,要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并且,应加强文化产业界的国际交流。大家认为,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来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不拘泥于产业属性的争论,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就允许去试去闯;要充分相信广大群众的创造精神,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加快对文化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实施“放水养鱼”的产业政策。刘兴华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他建议在文化产业上,要改体制,树支柱,造大船,立规矩,广动员,重科技,育人才,引精品。 此次活动由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文化馆、北京伊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协办。 本报社长兼总编辑王文章主持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