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指的空间,不是物理学上的概念,而是社会学上的概念。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那么,人与空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首先,人的空间知觉是怎样形成的?根据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空间和时间同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同物质一样,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空间知觉是认识物体的空间特性(形状、大小、远近、深度、方向等)的知觉,它是空间这一客观实在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人们的空间知觉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1〕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说,空间是一种社会产物。人们在空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空间慢慢地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相联系,产生了意义。空间的使用也就不再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而同时是一种传达信息的交际活动,空间变成了一种语言。人与空间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人们用空间来交际,空间(或空间观)又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人们的交际行为。空间的社会性也带来了它的文化性。既然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那么,我们就很难保证,分属不同文化的人,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所形成的关于空间的认识不会有差异,也难断定,同一空间对于不同文化的人来说一定表达相同的意义。本文正是试图就空间的社会性与文化性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空间知觉的文化性 一说到空间,人们容易把它与视觉联系起来。其实,空间知觉不只是视觉的产物,而是视觉、听觉、嗅觉、触摸觉、动觉、静觉等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或单独活动的结果。每个感官本身就是个复杂的系统,其感知的能力如上所述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习得的。所以,在不同文化里长大的人,运用感官的方式,各个感官在感知空间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得出的空间知觉,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正如美国人类学家E.T.Hall指出的:“分属不同文化的人,不仅讲不同的语言,而且生活在不同的感知世界里。”〔2〕 空间感知方式的差异首先源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例如,我们一般是利用熟悉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确定方向的,用的主要是视觉。在大海里航行,失去参照物,我们就只能依靠仪器或灯塔来确定方向。然而,生活在茫茫雪地的爱斯基摩人辨认方向更多的是靠嗅觉(空气的气味变化)、触觉(雪在脚底下的质感)和听觉(风的方向)。盲人的听觉和触觉要比一般人的灵敏得多,这也是环境造成的。生活在陆地的人与生活在岛屿的人对空间也会有不同的感知。正如一位中国学者所说:“土地每一块都不是孤立的。岛屿每一个都孤绝无依,土地能给人以某处是中心的错觉,岛屿就不能造成这种错觉。对于大陆居民来说,世界是相互联系着的,是合一的,是连续而连绵不断的。而对于岛屿居民来说,世界却是分裂的,呈现‘多’的格局,不连续。”〔3〕不同生活环境造成的空间知觉上的差异也许是不同文化间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如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对立)的重要根源之一。空间知觉的文化差异往往反映到语言中。如学汉语的法国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说“一个月前”,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过去的事情应该是在“后面”,只有将来的事才是在“前面。汉语的这种表达法或许跟中国人重过去的观念有关。同样,中国人也不明白为什么法国人表达“一个小时后”的意思时用"Dans une heure","dans"是一个介词,表示位置时,是“在……里”的意思。难道时间就象一个房子,可让人进出吗?同样,汉语说“在雨中”,英语也说 "in the rain"(在雨中),法语却说"sous la pluie"(在雨下)。 空间感知的过程实际上是客观事物的空间特征在大脑中反映、形成映象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信息筛选的过程。有些信息被注意了,有些被排除了。信息筛选的方式是我们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在不同的文化里长大的人,其分析器的运作方式可能会不一样。对同样的一个客观事物,一个文化的人可能更多地注意某一方面的信息,另一文化的人则可能把注意力指向另一方面的信息;有些信息,可能我们视而不见,或不以为然,别的文化的人却会十分敏感。例如,在巴黎留学期间,有一次,我在家里煮猪骨汤,味道飘到了室外,楼下的一个法国人竟向我提出严厉抗议,说味道飘进了他家里,使他一家人很难受。我感到很奇怪:首先,这么香的猪骨汤怎么会使他们难受呢?其次,味道飘进房子里,也算是一种侵犯吗?也值得抗议吗?慢慢地我体会到,法国人自己是很注重生活情调的,也重视各个感官的享受。如他们特别喜欢坐在露天咖啡吧,一边悠闲地品着咖啡,一边看路上的行人,感受大街上的热闹气氛,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同时得到享受。但他们对各种外界刺激也特别敏感。如住在广州中国大酒店的法国人,就忍受不了窗外巨幅的闪光广告,说这种强迫人非看不可的广告是一种视觉空间的侵犯。由于信息筛选系统的不一样,同一种感官,在不同的文化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例如,嗅觉在阿拉伯人的生活里就有不同于其它文化的作用。阿拉伯人特别重嗅觉,在人际关系中,他们似乎不是用距离,而是用味道来调节双方的关系。如果是朋友,就要进入对方的味道圈里,感受对方呼吸的气息,分享对方身上的气味,并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味道圈里。可见,在距离调节上,阿拉伯人的嗅觉机能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我们的视觉机能所起的作用。阿拉伯人还用嗅觉来感受对方感情上的细微变化。味道甚至在配偶选择上是个重要的因素,“她味道不好”可以是一个拒绝的理由,因为阿拉伯人认为,气味与性格密切相关。 生活环境影响空间感知,也影响空间需要的形成。西方人大都从小就单独睡,长大了有自己的房间,成年后较早离开父母单独生活。中国传统上,婴儿一般与父母同睡,即使有自己的小床,也是放在父母的床边。现在条件好了,不少家庭的小孩拥有自己的房间。但在中国,小孩的房间与父母的房间分得并没有西方人那样清楚。以前,中国人以“四世同堂”为荣,成家后还与父母,连同兄弟姐妹住在一起。现在,年轻人有条件的都希望婚后搬出去住,但留在父母家或把父母接到自己家,被视为是完全正常的。在西方,成年后还呆在父母家,会被认为心理不健全。所以,西方人与中国人比起来,对空间的要求要强烈得多。例如,在法国,一个公司派两个人出差到同一个地方,公司经费再紧,也要保证一个人一个房间。在中国,这种情形下一般是两个人同住一个房间。但西方人对空间的需要也不是都一样的。就拿美国人和英国人来说吧。他们虽然语言相通,但非言语手段(包括空间)的使用,仍有很多差异。例如,英国人就常常埋怨美国人无教养。因为当英国人想一个人静一静时,美国人老过去跟他们搭讪,问他们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生气了。这个矛盾源于空间需要的不同。当美国人想一个人静一静时,他必须离开别人,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如果与别人处在同一个空间而又不出声,那是不高兴或生气的表示。英国人则不是用空间把自己与别人隔开来,而是用声调、眼神、神态等微妙的信息来告诉别人,自己想独处一下。所以,英国人越不出声,美国人越要跟他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