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飘香,秋色诱人,1997年8月15日-20日,中外民俗学者百余人相聚在中国西北边陲乌鲁木齐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疆大学、新疆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在这里举行。到会的有来自德国、日本、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5个国家的11名国际代表,中国有13个省、市、自治区的9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包括台湾学者1名。其中,除汉族外,还有维吾尔、蒙古、哈萨克、锡伯、柯尔克孜、回、彝、塔塔尔等少数民族代表。 8月15日,“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代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乌鲁木齐西域大酒店会议厅开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米吉提·纳斯尔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张炯、鲍敦全、段桐华、郎樱、刘宾、阿不里米提·沙迪克、居素甫·玛玛依、裴长洪和日本国际友好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柴田静峰出席了开幕式。米吉提·纳斯尔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大会组织委员会向远道而来的各国和各地区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说,目前,中国正处于经历伟大历史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带来了无限生机,新疆的经济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在社会发生如此深刻变革的时代,在新疆举行这样一个学术讨论会,对于帮助我们准确地认识和解决新疆在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在民俗领域里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政策问题,都是大有益处的。他希望与会各国各地区代表,通过会议期间的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活动,加深对新疆的了解,通过客观公正的介绍,吸引世界和各省区市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关心和参与新疆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院文学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张炯在致词中说,“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代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都极为关注的话题。在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仍是各国共同的时代主题,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断促进着全球的讯息交流和人员往来,也促进着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演变也不可避免。许多陋俗被革除也是时代的必然。但是,民俗文化因其置根于民族习性深处,并体现了特定民族的审美观念、文化追求和智慧创造,所以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他指出:我们不赞成对传统包括民俗文化传统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但是,对祖宗成法采取不许移易的态度,也是不利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在现阶段我国经济领域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相应在文化领域也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体的,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现代化的科学的文化而努力。社会的这种进程要求我们在对待民俗文化方面,第一,要尊重各民族民俗文化中有价值的适用于当代社会的一切;第二,要对民俗文化中不适用于当代社会的一切进行必要的改革;第三,要根据今天的需要积极地去发展和建设新的民俗文化,并努力吸收和借鉴他国他民族的一切先进的适合我们需要的民俗文化;第四,要反对无批判地复活封建落后的乃至愚昧的民俗文化的企图,反对不问国情地盲目移植其他国家并不适合我们的民俗文化的追求。为此,我们以“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代社会”为话题,邀请国内外学者共同探讨民俗领域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这对于推动我国民俗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开幕式之后,进入为期两天半的宣读论文和讨论。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提要有80篇选入大会印发的《论文提要》中。临近大会召开前,又有十余位学者向大会提交论文或提要,并积极要求列席会议。有15位学者在大会上做了重点发言,40余位学者在小组会上宣读了论文,并与代表们进行了热情洋溢的交流与切磋。大会收到的论文以及学者们讨论交流的话题涉及到“民族民俗文化与当代社会”这一重大理论课题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民俗学的当代属性。以往理论界在确定民俗学研究对象之时,虽然也承认其为研究民众生活的学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过多地接受了人类学派的方法,形成了片面追求民俗文化史学价值的倾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作为观念形态的民俗文化也受到了社会变革的猛烈冲击,形成了多彩而复杂的景象,促使研究者不断地调整和拓宽学术视野。民俗学界在经历了对自身研究和学术传统的反省之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日益关注起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变异迹象,并自觉地将自己研究活动与社会变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力图使理论研究对社会进步有所裨益。这一特点在本次研讨会中显得十分突出。除了从宏观角度直接阐述了我国民俗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问题之外,还涉及文学中的民俗传统,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嬗变,民俗传承主体、经济民俗、信仰民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习俗等选题的论文,几乎都是以当代社会为基点,或者以历史为线索,溯及当代社会,展开学术探讨,从而赋予本次学术讨论会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2.注重民俗文化演变规律的研究。民俗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蕴藏于现代社会深层结构之中,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断陶冶、嬗变和发展,并通过传统意识、心理、气质、行为、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表现形式广泛地影响着社会。正因为如此,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一点已越来越为众多的学者所重视。很多代表在论文中都涉及到对民俗在当代社会的演变规律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的转型、变革、移风易俗的根据、目的、可行性等实践性极强的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如,云南代表李缵绪在论文中以宏观视野将我国150多年的民俗文化演进过程划分为3次大的转型期,并着重对第三次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新疆代表夏里甫罕以《诗歌民族向哲学民族转变》为题,阐述了新疆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苏州代表龚平则提出了人类民俗的一般发展规律,认为民俗现象在其产生之初,总是以受自然力影响为其主要特征的,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掺和进了许多人为力的成分;江苏代表康新民独辟蹊径,对民俗文化传统中具有直观性、隐喻性特征的手语、物语、体语、色语、声语等非语言符号在世纪之交的走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论文和发言以新颖的观点、独特的视野、充足的论据,吸引着与会代表的注意力,同时也增强了本次讨论会的学术氛围。